[发明专利]热线屏蔽用聚酯膜及热线屏蔽用聚酯膜层压体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3481.2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9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1G41/02;C01G41/00;B32B27/36;C08K3/22;C08L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线 屏蔽 聚酯 层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建筑物或车辆的窗子等的开口部位的、具有良好可 见光透射性以及优异的热线屏蔽性的聚酯膜,以及将该热线屏蔽用聚酯膜 层压在其它透明基体材料上而得到的热线屏蔽用聚酯膜层压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引入太阳光,各种建筑物或车辆的窗子等所谓开口部 位由透明的玻璃板或树脂板构成。可是,在太阳光中,除了含有可见光以 外,还含有紫外线或红外线,特别地,将红外线中波长为800~2500nm的近 红外线称为热线,该热线从开口部位射入成为导致室内温度升高的原因。
基于此,近年来,作为各种建筑物或车辆的窗体材料等,对于可以在 充分导入可见光的同时屏蔽热线、从而在保持室内明亮的同时抑制温度上 升的热线屏蔽材料进行了考察,并提出针对上述问题的各种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下述热线屏蔽板:在透明树脂膜上蒸镀金 属而形成热线反射膜,再将该热线反射膜粘合在玻璃板、丙烯酸板、聚碳 酸酯板等透明基体材料上而得到热线屏蔽板。另外,还提出了多种热线屏 蔽板,这类热线屏蔽板通过将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直接蒸镀在透明基体材料 表面来形成热线屏蔽膜而获得。
作为热线屏蔽的方法,除了上述在透明基体材料上形成热线反射膜或 热线屏蔽膜的方法以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还提出了通 过向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等透明树脂中混入由氧化钛包覆的云母作 为热线反射粒子而形成的热线屏蔽板。
另一方面,作为具有热线屏蔽效果的成分,本申请人着眼于可保有大 量自由电子的六硼化物微粒,已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在聚碳酸酯树脂或 丙烯酸树脂中分散六硼化物微粒、或分散有六硼化物微粒与ITO微粒和/或 ATO微粒的热线屏蔽树脂片材。
作为仅使用六硼化物微粒、或使用了六硼化物微粒与ITO微粒和/或 ATO微粒而得到的热线屏蔽树脂片材,其光学特性得到了下述改善:由于 其在可见光区具有可见光透射率的极大值,同时在近红外区出现强吸收、 具有日照透射率(日照透射率)的极小值,从而,其可见光透射率达到70%以 上、且日照透射率为50%左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774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785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173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277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将热线反射膜粘合在透明基板上而得到 的热线屏蔽板由于不仅其热线反射膜本身价格极其高昂、且需要进行粘合 工序等繁琐的工序,导致其存在成本极高的缺点。并且,由于透明基体材 料与热线反射膜的粘合性不良,存在因时间推移而发生热线反射膜剥离的 问题。
另外,对于将热线屏蔽膜蒸镀在透明基体材料上而得到的热线屏蔽板, 必须要使用要求高真空或高精密度地控制气体氛围的蒸镀装置,因此存在 产量性能不高、缺乏通用性,以及热线屏蔽板价格非常高昂的问题。
对于在专利文献2、3中记载的热线屏蔽板,为了提高其热线屏蔽性能, 必须要添加大量的热线反射粒子。可是,当增大热线反射粒子的添加量时, 却又会引发可见光透射性能降低的问题。相反地,如果减少热线反射粒子 的添加量,尽管可见光透射性能有所提高,但由于其热线屏蔽性降低,因 而很难使热线屏蔽性和可见光透射性同时得以满足。另外,当混合大量热 线反射粒子时,还会存在下述强度方面的缺点:作为基体材料的透明树脂 的物性、尤其是耐冲击性及韧性降低。
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热线屏蔽片材中,在可见光透射率较低的区域, 无法获得充分的日照屏蔽效果,而在可见光透射率较高的区域,其日照透 射率也并不充分,仍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热线屏蔽膜及热线屏蔽膜 层压体,所述热线屏蔽膜无需采用繁琐的制造方法或高成本的物理成膜法、 可以以简便的方法制备,且可以在保持优异的可见光透射性的同时,发挥 高热线屏蔽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外科流程的风险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