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金属叠层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3511.X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1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瓦伦丁·波普;托马斯·博伊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2 | 分类号: | B64C1/12;B64C3/06;B64C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金属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金属叠层面板,该面板具有平面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布置成叠 层形式的多个层,该平面金属材料由金属-金属连接在接合部处连结至交迭金属层,在用于 将面板连接至具有纵向地延伸的支撑元件的支撑结构上的加固区域中,设置了至少平面金 属材料的另外的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上述类型的纤维金属叠层面板,使得它很轻且坚固,并且容 易制造。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纤维金属叠层面板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 纤维金属叠层面板的实施例及拓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金属叠层面板,该纤维金属叠层面板具有布置成叠层形式 的平面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多个层,通过金属-金属连接平面金属材料在接合部处被连 结至交迭金属层,在用于将面板连接至具有纵向地延伸的支撑元件的支撑结构的所述被加 固区域中,设置了至少平面金属材料的另外的层。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加固面板的另外的金 属层,通过交迭接合部的金属-金属连接而形成。
叠层可以包括多个具有各自的接合部的金属层,这些接合部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在 加固区域中。
因此,设置在加固区域中的多个接合部可被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上,使得 它们形成标准的加固区域。
设置在加固区域中的多个接合部还可设置成,彼此横向偏移,使得它们形成标准 的加固区域。
具有通过交迭金属-金属连接形成的接合部的金属层和连续的金属层这两者都设 置在加固区域处。
面板可以包括多个加固区域,其在第一方向上纵向地延伸且在横切于第一方向延 伸的第二方向上设定成彼此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仅是平面金属材料在这个方向上延伸的 一部分,不同金属层的接合部在至少一个加固区域中沿第二方向彼此远离地偏移。
金属层可由片材形成,在其纵向方向上大致平行于由接合部形成的纵向延伸的加 固区域的方向来延伸。
面板的叠层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的片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接合部 处彼此连接,这些接合部形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加固区域且在第二方向上从此处设 置成横向隔开,另外还可以包括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的片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在接合 部处彼此连接,这些接合部形成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加固区域且在第一方向上设置成 横向隔开。
除了由接合部形成的层之外,还可通过金属材料和/或纤维材料的另外的层提供 加固。
因此,另外的层还可设置在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相交的加固区域之间,以便拉平高 度。
面板可以是飞行器主体的外层的一部分,加固区域布置在沿飞行器主体的支撑结 构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元件和/或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元件上。
面板还可以是飞行器的翼或尾部的护板的一部分,加固区域布置在沿翼和尾部单 元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元件和/或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元件上。
附图说明
在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纤维金属叠层面板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纤维金属叠层面板的透视、部分切去的视图,示出面板的各个层;
图2是设置成薄片形式的平面金属材料的示意性透视图,以薄片形式,它可以用于 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纤维叠层面板的金属层;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纤维金属叠层面板的平面视图,用阴影来显示 接合部,在该接合部处可以通过金属至金属连接将多个单个金属材料层连结至交迭金属 层;
图4是沿图3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其示出通过一个接合部的剖面;
图5和6分别是纤维金属叠层面板的平面视图,该面板布置在飞行器主体的支撑结 构上,该支撑结构由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元件(纵梁)和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 元件(翼肋)形成;
图7是沿图6中的线B-B或C-C截取的放大的横截面视图,其示出加固区域,在该加 固区域面板被固定到飞行器主体的支撑结构中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元件(纵梁) 或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元件(翼肋),并且根据现有技术该加固区域由叠层中的另外 的材料层形成;
图8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纤维金属叠层面板的图5的线D-D处的横截 面视图;
图9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纤维金属叠层面板的图13的线E-E处的横 截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