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油井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3602.3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爱德华·E·霍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AGR深水发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12 | 分类号: | E21B7/12;E21B44/00;E21B33/03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冠宇;林月俊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油井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水下控制系统,包括:
水面装置,所述水面装置位于多口水下油井上方的适当位置;
锚泊系统,所述锚泊系统将所述水面装置保持在监控圈内,其中 所述多口水下油井中的每一口油井都布置在所述监控圈内;
多个出油管,其中每个出油管都将所述多口水下油井中的一口油 井直接联接到所述水面装置;
分配主体,所述分配主体布置在海底;
控制站,所述控制站布置在所述水面装置上,并且可操作为经由 布置在所述水面装置与所述分配主体之间的电管缆向所述分配主体提 供电信号;
液压动力单元,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布置在所述水面装置上,并且 可操作为经由布置在所述水面装置与所述分配主体之间的液压管缆向 所述分配主体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
注入单元,所述注入单元布置在所述水面装置上,并且可操作为 经由布置在所述水面装置与所述分配主体之间的注入管缆向所述分配 主体提供注入流体;
第一井口部件,所述第一井口部件布置在所述水下油井中的一口 油井上,且经由一个或多个跨线联接到所述分配主体,所述一个或多 个跨线提供所述分配主体与所述第一井口部件之间的电通信、液压和 流体连通;以及
第二井口部件,所述第二井口部件布置在所述水下油井中的另一 口油井上,且经由一个或多个跨线联接到所述分配主体,所述一个或 多个跨线提供所述分配主体与所述第二井口部件之间的电通信、液压 和流体连通,其中所述控制站可操作为在钻井、修井和开采活动期间 向所述第一井口部件和所述第二井口部件提供控制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分配主体包括液 压歧管,所述歧管能够被选择用于在第一状态下提供所述第一井口部 件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之间的液压连通以及在第二状态下提供所述第 二井口部件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之间的液压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控制系统,还包括蓄能器组,该蓄能 器组布置在所述分配主体上并且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和所述液压歧管 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分配主体包括电 多路器,所述多路器能够被选择用于在第一状态下提供所述第一井口 部件与所述控制站之间的电通信以及在第二状态下提供所述第二井口 部件与所述控制站之间的电通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分配主体包括在 所述第一井口部件与所述控制站之间的第一直接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二 井口部件与所述控制站之间的第二直接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分配主体包括注 入歧管,所述注入歧管能够被选择用于在第一状态下提供所述第一井 口部件与所述注入单元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在第二状态下提供所述第 二井口部件与所述注入单元之间的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控制系统,还包括:
监测输入端,所述监测输入端位于所述分配主体内;
第一监测输出端,所述第一监测输出端布置在所述第一井口部件 上;以及
第二监测输出端,所述第二监测输出端布置在所述第二井口部件 上;
其中所述监测输入端能够可选择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监测输出端与 所述第二监测输出端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监测输入端联接 到所述控制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R深水发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AGR深水发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6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配方制剂
- 下一篇:参甲癌康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