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3956.8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智朗;藤冈和巧;小川胜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8;G02F1/133;G02F1/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以透过模式和反射模式进行显示的液 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作为由测定得到的反射显示的伽马曲线的拟合曲线的第一拟合曲 线,除了所述第一拟合曲线的反射率和作为由测定得到的透过显示的 伽马曲线的拟合曲线的第二拟合曲线的透过率均为零的区域之外,存 在于所述第二拟合曲线的上侧,
在所述第一拟合曲线上,不存在灰度等级反转,并且存在至少一 个拐点,
当设像素的透过区域的单元厚度为一定的dT,所述像素的反射区 域的单元厚度为dR时,
满足(9/16)×dT≤dR≤2×dT的关系的dR,在所述反射区域至 少存在一处,
所述反射区域,作为具有满足所述关系的dR的区域,包括含有接 触孔的区域,所述接触孔按照使所述以透过模式和反射模式进行显示 的液晶显示面板所具备的有源矩阵基板中的所述反射区域的像素电极 与隔着第一绝缘膜与其相对配置的第一电极连接的方式在所述第一绝 缘膜上开口,
在所述以透过模式和反射模式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所具备的 对置基板的与所述有源矩阵基板的所述反射区域的所述像素电极相对 的区域中,设置有朝向液晶层突出的突起构造物,
当设所述有源矩阵基板的所述反射区域的像素电极和所述对置基 板的没有设置所述突起构造物的区域相对的单元区域为第一区域,所 述接触孔和所述对置基板相对的单元区域为第二区域,所述有源矩阵 基板的所述反射区域的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突起构造物相对的单元区 域为第三区域时,
2≤(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第一区域的区域面积)≤4,
并且,
(第一区域的区域面积)/(第二区域的区域面积)≥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拟合曲线的伽马值,在所述拐点的、亮度比所述拐点的 亮度低的灰度等级侧的附近为2.2,在所述拐点的、亮度比所述拐点的 亮度高的灰度等级侧的附近为在0.5~0.8的范围内的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隔着第二绝缘膜与辅助电容配线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是所述有源矩阵基板中的向所述反射区域的像素电 极和所述透过区域的像素电极供给数据信号的路径上的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层以垂直取向模式驱动液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层以平行取向模式驱动液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区域的单元厚度均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区域的单元厚度包括多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当全灰度等级由0~63灰度等级构成时,第31灰度等级的反射率 为40%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当全灰度等级由0~63灰度等级构成时,第31灰度等级的反射率 为60%以下。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当全灰度等级由0~63灰度等级构成时,所述拐点的输入灰度等 级在24灰度等级到40灰度等级之间。
1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1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以透过模式和反射模式进行显示的 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作为由测定得到的反射显示的伽马曲线的拟合曲线的第一拟合曲 线,除了所述第一拟合曲线的反射率和作为由测定得到的透过显示的 伽马曲线的拟合曲线的第二拟合曲线的透过率均为零的区域之外,存 在于所述第二拟合曲线的上侧,
在所述第一拟合曲线上,不存在灰度等级反转,并且存在至少一 个拐点,
当设像素的透过区域的单元厚度为一定的dT,所述像素的反射区 域的单元厚度为dR时,
满足(9/16)×dT≤dR≤2×dT的关系的dR,在所述反射区域至 少存在一处,
所述反射区域由作为具有单元厚度d1的区域的第一区域、作为具 有单元厚度d2的区域的第二区域和作为具有单元厚度d3的区域的第 三区域构成,d3<d1<d2、且d1=dT,当d2是满足所述关系的dR时,
2≤(第三区域的区域面积)/(第一区域的区域面积)≤4,
并且,
(第一区域的区域面积)/(第二区域的区域面积)≥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9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轮毂
- 下一篇:病毒式移动通信交叉熵法的链路方程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