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4005.2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味地悠作;增田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等利用的照明装置和包括该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取代布劳恩管(CRT)而迅速普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发挥节能型、薄型、轻量型等特长,被广泛地用于液晶电视、监视器、便携式电话等。作为进一步发挥这些特长的方法,可列举对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背后的照明装置(所谓的背光源)的改良。
照明装置主要分为侧光型(也称为边光型)与正下方型。侧光型具有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后设置有导光体、并在导光体的横端部设置有光源的结构。从光源射出的光由导光体反射而间接地均匀照射液晶显示面板。根据该结构,虽然亮度低,但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亮度均匀性优异的照明装置。因此,侧光型的照明装置主要用于便携式电话、笔记本式计算机等那样的中小型液晶显示器。
作为侧光型的照明装置的一个例子,可列举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照明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在导光板的反射面形成有多个点使得能够从发光面均匀发光的面发光装置。在该面发光装置中,由于光源的方向性,光传播不到反射面的角部,反射面的角部变暗,因此,使该角部的点的密度比其他部分的点的密度高。
此外,正下方型的照明装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后排列多个光源,直接照射液晶显示面板。因此,即使是大画面也容易获得高亮度,主要用于20英寸以上的大型液晶显示器。然而,现在的正下方型的照明装置,厚度约为20mm~40mm左右,成为使显示器进一步薄型化的障碍。
以使大型液晶显示器进一步薄型化为目标,能够通过缩短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距离来解决,但在该情况下如果不增加光源的数目,则不能获得照明装置的亮度均匀性。另一方面,增加光源的数目会增加成本。因此,希望开发不增加光源数目、薄型且亮度均匀性优异的照明装置。
以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通过将侧光型的照明装置排列多个而使大型液晶显示器薄型化的尝试。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面光源装置,在该面光源装置中,将板状的导光块部分地重叠而串联(tandem)排列,并具有向各导光块分别供给一次光的一次光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用紧凑的结构确保大的发光区域,因此能够适合用于大型的液晶显示器。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将多个多角形状的发光模块排列配置而构成的照明装置。该发光模块为在发光体的端部配置有LED等光源的结构。
如上所述,将通过组合光源和导光体而构成的导光体单元排列多个所构成的照明装置,被称为串联(tandem)型的照明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43266号公报”(公开日:2003年2月13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1-288611号公报”(公开日:1999年10月19日)
专利文献3:日本国公表专利公报“特表2006-522436号公报”(公表日:2006年9月28日)
专利文献4: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312916号公报”(公开日:2001年1月9日)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串联型的照明装置中,发光面被分割为各导光板,因而在导光板单位会产生亮线和阴影,成为亮度不均匀的原因。
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各导光板分开构成的所谓的串联型的面光源装置中,使导光板的前端面形成为不垂直、而上端向前方倾倒的倾斜形状(参照专利文献4的图10和图12)。
然而,即使在如上所述使导光板的前端面倾斜的情况下,在搭载该前端面的其他导光板一侧,存在发光面的倾斜度急剧变化的部分。当存在这样倾斜度急剧变化的部分时,会产生在发光面亮度的均匀性仍然被损害的问题。
参照图5对这一点进行说明。图5表示以往的照明装置中具有的导光体单元31的部分结构。该导光体单元31包括导光体37和光源35。
图5所示的导光体37由具有发光面37a的发光部37b、和将来自光源35的光导向该发光部37b的导光部37c构成。在发光部37b中形成的发光面37a由相对于作为照射对象的液晶面板等为水平的水平面37d、和将该水平面37d与导光部37c的表面之间连接起来的倾斜面37e构成。在图5中,用带箭头的点划线表示该倾斜面37e与水平面37d的边界及其附近的区域A的光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4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灯具
- 下一篇:一种迅速转化畜禽粪便为高效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