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所嵌入的水印的故障检测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4242.9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5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阿雷·奥拉夫森;杰弗里·亚当·布卢姆;库马尔·拉马斯瓦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H04N1/32;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法国布洛涅***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嵌入 水印 故障 检测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在35U.S.C.119(e)下要求于2007年5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序列号60/928566的优先权,其教导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结合信息传输来检测故障的技术。
背景技术
典型地,通过首先在前端对内容进行压缩以通常经由卫星传输至 下游站,来实现数字视频内容的分发,在下游站处该内容在进一步分 发之前通常经历代码转换。在前端和下游之间传输内容的过程中,会 发生一个或更多个故障,其中仅能够通过人为监控代码转换后的内容 流来检测所述一个或多个故障。当今,监控技术涉及:对发生改变的 信道进行手动检查,以及从这样的手动检查中检查出任何错误则报告 该错误。当前存在用于对链路质量进行监控的工具。然而,链路质量 仅提供与卫星/信道切换相关联的问题的间接指示符,而不能用作存在 于传输和上信号层中、会潜在地阻止接收正确视频信号的其他问题的 可靠指示符。
发明内容
简要地,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一示意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在所 传输的信号流中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开始于从信息 流中恢复在传输之前嵌入到流中的水印。所嵌入的水印具有流质量的 数据特性。此后,对至少一个水印性质进行分析,以对接收到的信息 流中的故障进行检测。例如,在它的性质当中,水印可以包括节目标 识符(例如,节目ID)。通过将所恢复的水印中的节目ID与期望的节 目ID相比较,可以确定是否正在接收正确的节目。另一可能的水印性 质将是随着每个接收到的帧或帧组而顺序地增加的计数。因此,技术 无法增加将表明解码失败。此外,水印本身的信号强度还可以构成对 接收到的信号流的质量加以指示的性质。如果信号强度没有超过最小 值,则接收到的信号流可能是受损的。
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信息流传送至 下游接收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在传输之前在信息流中嵌入 具有流质量的数据特性的水印。对水印进行恢复和对所嵌入的水印进 行分析提供了一种在接收之后对信息流中的故障进行检测的机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信息通信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包括图1的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在内的 传输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供图1的通信系统使用的传输系统 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框图,该传输系统用于将水印嵌入到传输信 号流中以实现故障检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供图1的通信系统使用的接收机的 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框图,该接收机用于通过分析所嵌入的水印来 对接收到的信号流中的故障进行检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供图1的通信系统使用的传输系统 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框图,该传输系统用于将水印嵌入到传输信 号流中来实现故障检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供图1的通信系统使用的接收机的 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框图,该接收机用于通过分析所嵌入的水印来 对接收到的信号流中的故障进行检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供图1的通信系统使用的接收机的 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框图,该接收机用于通过分析所嵌入的水印来 对接收到的信号流中的故障进行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实践本发明原理的故障检测技术的示例信息通信 系统。如图1所示,前端100典型地在内容拥有者或其代理的控制下, 典型地以数字化内容(视频和/或音频和/或数据)流的形式将信息流 传输至下游站102。下游站102可以采用附属区域性头端的形式,所述 附属区域性头端对内容流进行代码转换以用于后续分发。可以经由卫 星104来进行从头端100至下游站102的内容流的传输。尽管本申请的其 余部分使用卫星传输来描述该构思,但是这里所描述的原理可扩展至 对信息进行广播/组播的任何传输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未经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4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