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传送形状记忆合金缝钉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4436.9 | 申请日: | 200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M·桑托赖恩;A·N·切尔诺夫-哈若埃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基因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A61B17/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建晖;杨 勇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传送 形状 记忆 合金 装置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5月2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专利申请No.2007902314的优先权,该申请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用于紧固的方法和装置,特别地但并不排他地涉及用于医疗应用中的缝合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应用中使用缝线将组织接合在一起是已知的,这些缝线可以是一连串穿插的针脚(threaded stitch)的形式。这些针脚通常要求外科医生可以相当自由地接近缝合部位,以允许外科医生操作穿线针。在一些情况下,手工缝合针脚可能有点困难且耗费时间。缝合的一种替代方式是使用缝钉(staple),该缝钉由缝合器装置(staplerdevice)的头部排出,穿过组织,然后通过在缝合器装置的相对的砧座(anvil)上变形而被锚固在适当位置。
缝合的另一种替代方式是利用一种包括一弯曲的成形部分的缝合器,该弯曲的成形部分用于在缝钉离开缝合器时使缝钉变形为环形结构。这种缝合器的缺点是难以制作小直径的缝合器尖端(tip),原因在于成形部分给予缝合器相当大的径向尺寸。大直径尖端可使得许多血管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实际上不能使用这种缝合器进行。另一个与该缝合器有关的缺点是与手动缝合相比,所释放的缝钉没有被成形为特别紧的环,而手动缝合中外科医生在用针刺穿组织后可将结拉紧。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
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用于容纳相关的多个缝钉,每个缝钉被成形为具有形状记忆,该形状记忆使该缝钉可在被置于缝合器中时采用伸直构型并在被从该缝合器释放时采用用于缝合的部署构型(deployed configuration);以及
套管,该套管在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缝钉以伸直构型被套管限制在腔室内——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腔室可移动,由此缝钉可自由地采用部署构型,其中所述套管适于通过相对于腔室旋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形状记忆可以是至少部分热激活的。
该装置可以是医用缝合器的形式。该装置可包括一个盖,该盖用于将移植物(graft)保持在缝合器末端直至缝钉被部署。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装置进行紧固的方法。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将缝钉以伸直构型放入该装置的腔室,在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缝钉被套管限制在腔室内——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套管,由此缝钉可自由地采用部署状态。
优选地,该方法用于附接移植物,其中所述移植物最初由该装置承载直到利用缝钉被固定在适当位置。
参照附图仅通过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紧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a是该装置的分配尖端的局部立体横剖面图;
图2b是示出了被部分释放的缝钉的、该分配尖端的局部立体横剖面图;以及
图2c是示出了被完全释放的缝钉的、该分配尖端的局部立体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缝合器形式的紧固装置1被示为包括一个带有扳柄3的手持部件(hand piece)2,该扳柄3结合至一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又连接至位于伸长的套管5内的内部缝钉承载器(carrier),所述套管5终止于分配尖端6处。
驱动机构4被放在手持部件2的筒7内并且包括一个往复式部件8,该往复式部件8结合到扳柄3并且响应于扳柄3的定位沿筒7纵向行进。该往复式部件8与一个旋转构件9连接,该旋转构件9具有一个在筒7外部延伸的侧向杠杆10。在扳柄3最初被压挤后,例如通过手致动等该杠杆10使旋转构件9可旋转,从而使整个驱动机构4可旋转,从而相对于在分配尖端6处的套管旋转该承载器。相应地,当触发扳柄3时,驱动机构4如图所示移向右侧,然后用杠杆10使驱动机构4旋转。
现在参照图2,更详细地描述装置1的分配尖端6。该尖端6由套管5、缝钉承载器20和中心棒21的共轴布置形成,所述套管5、缝钉承载器20和中心棒21全都回结合至手持部件2。
所述套管具有多个轴向延伸的伸长开口22,该开口22用作供将缝钉装入承载器20的进入点。伸长的出口槽23与套管5的开口端24相连通。该槽23径向地偏离开口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基因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内基因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4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