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和照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5170.X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彼特·杰·梅耶斯;迈克尔·哈里斯;杰拉尔德·H.·尼格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锐LED照明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7/00 | 分类号: | F21K7/00;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6月14日、申请号为60/943,910的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5月8日、申请号为60/916,596的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5月8日、申请号为60/916,607的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5月8日、申请号为60/916,590的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5月8日、申请号为60/916,608的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5月8日、申请号为60/916,597的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7年6月19日、申请号为60/944,848的美国临时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文引用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涉及到照明装置和照明方法。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内容涉 及到含有一个或多个固态发光元件如发光二极管等的照明装置,以及包括点亮 一个或多个固态发光元件的照明方法。
背景技术
在美国,每年有很大一部分(据估计高达百分之二十五的电量用于照明。 因此,需要提供更高效节能的照明。众所周知,白炽灯是一种很耗能的光源, 其消耗的电的大约90%作为热量散发而不是转换成光能。荧光灯的耗能虽然比 白炽灯在能量利用上要高效一些(乘以系数10)),但是相对发光二极管等固 态发光元件来说,其效率仍然很低。
另外,与固态发光元件如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寿命相比,白炽灯其寿命相对 较短,通常在750-1000个小时,相比而言,以发光二极管为例,其寿命通常 在50,000到70,000个小时之间。荧光灯的寿命较长(如10,000-20,000 个小时),但是其能提供的色彩再现能力较差。
另一个传统照明灯具所要面对的问题是经常定期更换照明装置(如灯泡 等)的需要。当接近灯具非常困难(如拱形天花板,桥梁,高大建筑物,交通 隧道等地)这个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传统灯具的通常寿命为20年,对应其发 光设备使用时间至少大约44,000个小时(按20年每天工作6小时计算)。发 光器件寿命通常要短得多,这就产生了定期更换的需求。
因此,由于这样的或那样的原因,在各种广泛的应用场合下,人们一直在 努力寻找能够在使用白炽灯、荧光灯和其他发光设备的地方用固态发光元件代 替的方法。另外,对于(或者其他固态发光元件)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发光二极 管,一直在努力改进其能效、显色指数(CPI Ra)、对比度、功效(Im/W)和 /或服务周期等。
各种固态发光元件已广为人知。例如,一类固态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器件,能够将电流转换为光。多种发光二极管被用于不断 增加的不同领域以达到更大范围的目的。
更具体来说,发光二极管是在p-n节结构之间产生电势差时发光(紫外线、 可见光或红外线)的半导体器件。可有多种方式制造发光二级管和相关结构, 本发明内容可采用任何这类元器件。例如,Sze的半导体元件物理(第二版, 1981)第12到14章,和Sze的现代半导体元器件物理(1998)的第7章描述 了各种光子元件,包括发光二极管。
这里采用的表述“发光二极管”是指那些基本的半导体二极管结构(即芯 片)。已获得普遍承认并且在商业上出售(例如在电子器件商店中出售)的 “LED”通常表现为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封装”器件。这种封装元件通常包括 一个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如(不限于)在美国专利申请号为4,918,487、 5,631,190和5,912,477所描述的半导体,以及引线连接和封装该发光二极管的 封装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锐LED照明科技公司,未经科锐LED照明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5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