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5874.7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菲利浦·文森特·蒂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英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英国布***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背景技术
航空器来说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对于航空器主体结构可动的部件。举例来说,传统航空器上的机翼结构通常包括多个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通常被称作缝翼(slats),并沿着各机翼结构的前缘定位,每个缝翼在收装或收缩位置与延伸或展开位置之间均可动,在该延伸或展开位置缝翼通常在机翼结构的前缘的前方可旋转地平移并线性地延伸。通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机械致动器来使该可动部件在其收装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进行期望的平移。
还众所周知的是,可动部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在该可动部件上或该可动部件内的电设备,例如用于机翼除冰的加热元件或一个或多个电传感器。这些电设备在可动部件处于收装位置和展开位置时都需要在可动部件和航空器结构的其余部分之间保持电连接。实现电连接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在展开或延伸位置时长度足以达到电部件的电缆来提供可动部件和航空器固定结构之间的电连接。但是,提供当电部件处于展开位置时长度足以达到设备的电缆,必然意味着当可动部件处于收装位置时存在过长的电缆。尽管可以将电缆布置成在可动部件被收装时在物理上被限制成离散的环,但是在收装位置容纳过长的电缆容纳仍然存在问题。问题不仅在于当可动部件处于收装位置时必须在可动部件或相应的航空器固定结构内设置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电缆环,而且问题还在于收装的电缆的环在航空器运动时在某些情况下会来回移动并接触其他系统或结构,从而对其他系统或结构以及电缆自身造成磨损和损坏。
该布置的另一缺点是当可动部件处于展开或延伸位置时难以对电缆进行保护,使得电缆暴露于气流和气流中的任意污染物(例如砂粒、水、冰或雪)。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航空器的固定结构与机械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的可动部件之间提供电连通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布置为在该连接器的第一端机械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并且布置为在该连接器的第二端机械地连接至所述可动部件,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伸缩元件,所述第一伸缩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导电的,并且所述第一伸缩元件布置为在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可动部件之间提供第一电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伸缩元件可以是中空的,并且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伸缩元件内的第二伸缩元件,所述第二伸缩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导电的并且布置为在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可动部件之间提供第二电流路径。
此外,所述第二伸缩元件可由一个或多个间隔件支撑,每个间隔件是非导电的并且布置为以相对于所述第一伸缩元件固定的空间关系而支撑所述第二伸缩元件。
此外或可替换地,每个伸缩元件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可替换地,每个伸缩元件的导电部分包括导电带。此外,每个伸缩元件可包括多个导电带,各个带彼此绝缘。
此外或可替换的,每个伸缩元件可以包括非导电材料,所述导电带或各个导电带安装在所述非导电材料上。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仅为示意性的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电连接系统;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与航空器的可动部件结合的处于收装位置和展开位置的电连接器;
图3示意性地、更详细地示出了图2的电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在航空器结构的相关可动部件之间提供电连通的电连接器。在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配置中,设置有伸缩构件1,该伸缩构件1可从虚线所示的关闭或收装位置和实线所示的延伸位置延伸。在图1所示的特定示例中,伸缩构件1包括三个单独的管3a、3b和3c,其中管3c可滑动地容纳在管3b中,管3b又可滑动地容纳在外管3a中。电缆5的一端固定至延伸元件1的远端7,该延伸元件在使用中连接至航空器结构的可动部件内的一个或多个电设备。电缆5的相对端固定至主电连接器9,主电连接器9与航空器固定结构内的主电系统电连通。设有外壳11,当伸缩元件处于收缩位置时,电缆5被收装在该外壳11中,如虚线所示。尽管电缆5被装入外壳11和伸缩元件1内,从而一定程度地保护电缆5不受气流的影响,但该现有技术的方案仍遭受前述需要有限空间以容纳电缆外壳11的缺点,并且没有克服电缆5在航空器运动时由于反复接触外壳11的内壁而受损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英国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英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5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