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机械及具备其的制冷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6023.4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康文;长谷川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C21/06 | 分类号: | F01C21/06;F01C13/04;F01C21/04;F04C18/02;F04C29/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机械 具备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冷循环装置的流体机械。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备膨胀机构和压缩机构的流体机械,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299632号公报等中公开了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如图18所示,日本特开2005-299632号公报中记载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130具备:密闭容器120、压缩机构121、电动机122和膨胀机构123。电动机122、压缩机构121和膨胀机构123利用动力回收轴124来相互连结。膨胀机构123从膨胀的制冷剂回收动力。由膨胀机构123回收的动力经由动力回收轴124向压缩机构121赋予。由此,驱动压缩机构121的电动机122的消耗电力减小。其结果,使用了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130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提高。
在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130中,密闭容器120的底部125作为积存冷冻机油的油积存部来利用。利用在动力回收轴124的下端部配置的油泵126将在底部125积存的冷冻机油汲取到密闭容器120的上部。利用油泵126汲取的冷冻机油经由在动力回收轴124的内部形成的供油路127向压缩机构121及膨胀机构123供给。由此,确保压缩机构121或膨胀机构123的滑动部中的润滑性和密封性。
在膨胀机构123的上部形成有油返回路径128。油返回路径128的一端与动力回收轴124的供油路127连接。油返回路径128的另一端朝向膨胀机构123的下方开口。通常,为了确保膨胀机构123的可靠性,向膨胀机构123过剩地供给冷冻机油。该过剩地供给的冷冻机油经由上述油返回路径128返回油积存部。
还有,从压缩机构121混入制冷剂而排出的冷冻机油的量和从膨胀机构123混入制冷剂而排出的冷冻机油的量相互不同。因此,压缩机构121和膨胀机构123在各自收容于分别的密闭容器内的情况下,收容压缩机构121的密闭容器内积存的冷冻机油、或收容膨胀机构123的密闭容器内积存的冷冻机油可能发生过与不足。
对此,在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130中,将膨胀机构123和压缩机构121配置于同一密闭容器120内,使油积存部共同化。因此,在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130中,不发生如上所述的油的过与不足。
然而,如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130一样,将膨胀机构123和压缩机构121收容于同一密闭容器120内的情况下,在膨胀机构123和压缩机构121之间容易发生热量移动。若在膨胀机构123和压缩机构121之间发生热量移动,则发生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130的COP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方面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膨胀机构和压缩机构收容于同一密闭容器内的流体机械中,抑制膨胀机构和压缩机构之间的热量移动。
本发明的第一流体机械具备:密闭容器,其在底部形成有积存油的油积存部;主压缩机构,其配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被供给在所述油积存部的上层部积存的油,并压缩工作流体;旋转电动机,其在所述密闭容器内配置于所述油积存部的上方,包括转子和定子;主压缩机构用轴,其以利用旋转电动机驱动主压缩机构的方式,连结主压缩机构和旋转电动机;动力回收机构,其在油积存部内配置于比上层部低的位置,至少进行吸入工作流体的吸入冲程和喷出吸入的工作流体的喷出冲程,由此从工作流体回收动力;副压缩机构,其在油积存部内配置于比上层部低的位置,压缩工作流体,向主压缩机构侧喷出;动力回收轴,其以利用由动力回收机构回收的动力来驱动副压缩机构的方式,连结动力回收机构和副压缩机构;至少一个绝热构造,其位于上层部和动力回收机构之间,限制油积存部的上层部和配置了动力回收机构的油积存部的下层部之间的油的流通。
在本发明的第一流体机械中,在油积存部的上层部积存的油供给于主压缩机构。因此,在油积存部的上层部和主压缩机构中,形成在主压缩机 构循环的油的循环轮转。由此,在油积存部的上层部积存的油变得比较高温,另一方面,在油积存部的下层部积存的油为比较低温的原来状态。从而,配置于油积存部的下层部的动力回收机构保持为比较低温。另外,利用绝热构造,限制油积存部的上层部和油积存部的下层部之间的油的流通。从而,能够抑制在油积存部的上层部积存的比较高温的油流入油积存部的下层部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在油积存部的下层部积存的比较低温的油流入油积存部的上层部的情况。其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主压缩机构和动力回收机构之间的热量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6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