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装置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6503.0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织部美绪;稻垣纯;小田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6/04 | 分类号: | F24F6/04;F24F6/00;F24F6/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 装置 功能 空气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干燥了的室内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装置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加湿装置中,使用有如下构造的装置,即,相对于成为湿润状态的过滤器(气化过滤器),由鼓风装置传送空气并使其与过滤器基材接触,由此使水分气化而得到加湿空气的构造。
现有的加湿装置的一个例子如图11所示。在图11的加湿装置100中,吸水性的气化过滤器101配置成使其下方的一部分为浸渍在水槽102的水103中的状态,且在气化过滤器101的前部配置有加热器104。通过使由加热器104加热的空气通过从水槽102将水103吸上来的气化过滤器101,得到加湿空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使用于现有的加湿装置的气化过滤器,如图12的加湿装置200所示,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中空圆筒状的气化过滤器201通过使下部浸渍在蓄水202中并进行旋转,强制性地进行向气化过滤器201整体的供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存在一种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并进行加湿或除湿等的湿度调节的吸附元件。如图13所示,圆筒状的吸附元件301使吸附件保持在蜂窝构造体上,并在周面设置有多个通气用的单元302(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将如此现有的加湿装置所具有的加湿功能追加于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机,即进行空气的净化与加湿的带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机也广为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14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74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0548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61655号公报
在如此现有的加湿装置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机中,通常供给的水是自来水,由于水含有微量的硅或钙、镁等元素,因此供给该水的气化过滤器在干燥过程中在过滤器的表面析出水垢。正如图11的加湿装置100那样,通过自然上吸来进行向气化过滤器101的供水时,水的上吸效果伴随着该水垢析出而显著下降。因此,为了维持加湿能力,需要定期地除去气化过滤器上的析出物,从而有减轻除去此种析出物的作业即减少保养的要求。
另外,在使气化过滤器201旋转而强制性地进行供水的图12所示的加湿装置200中,由于气化过滤器201的三维框架结构能很好地保持水,因此在气化过滤器201上容易存有过量的水。因此,无法避免压力损失的增大,从而要求气化过滤器的低压力损失化。
另外,在使吸附件保持于图13的蜂窝构造体的吸附元件301中,使空气与吸附元件301接触的通气用的单元302由波纹板状的薄板与平板状的薄板包围而形成壁面,但是由于壁面是平面因此表面积小。因此,进行加湿时,由于空气与吸附元件的接触面积小,因此水分的气化效率低,为了得到高加湿性能,需要增大气化过滤器的尺寸。而且,由吸附元件进行加湿的情况由于利用了空气中的湿分,因此不适合于用于在短时间内得到稳定的湿润空气的加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气化过滤器上析出水垢也能够抑制加湿能力下降的加湿装置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机。而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压力损失并以静音进行加湿运转且增大气化过滤器的表面积,由此能够提高通过的空气与存在于气化过滤器上的水的接触效率,即使小型也能得到高加湿性能的加湿装置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
本发明的加湿装置包括:气化过滤器,其将三维构造体作为过滤器基材,所述三维构造体通过将具有多个开口的第一基材和具有多个开口的第二基材以相互的开口连通的方式用多根连结纤维连结而形成;供水装置, 其向气化过滤器供水,使过滤器基材湿润;鼓风装置,其相对于湿润了的过滤器基材传送空气,并使空气通过连通了的开口,从气化过滤器送出加湿空气,立体织物构成为过滤器基材,在所述立体织物中,第一基材及第二基材是具有多个开口的织品,两片织品由多根连结纤维隔开间隔连结,且在织品及连结纤维之间保持水,在过滤器基材中,四根以上的连结纤维从在一方的织品中划定一个开口的部分所具有的多个网孔中的至少一个网孔向在另一方的织品中划定相对的一个开口的部分所具有的网孔延伸,将划定相互的开口的织品彼此连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6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式贝楞电路
- 下一篇:人参皂苷化合物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