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蓝色发光应用的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7210.4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9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V·罗斯托弗采夫;L·布莱曼;旻鸿;J·A·梅罗;N·海隆;R·J·切斯特菲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9K11/06;H01L51/50;H05B3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明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蓝色 发光 应用 | ||
相关专利申请资料
本专利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提交于2007年6月1日 的美国临时申请60/941,404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 本文。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射蓝光的电致发光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活性层 的电子器件,其中活性层包含此类化合物。
相关领域说明
发光的有机电子器件例如组成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存在于许多不同种 类的电子设备中。在所有的此类器件中,有机活性层均夹置在两个电接触 层之间。电接触层中的至少一个是透光的,使得光可穿过该电接触层。当 在整个电接触层上施加电流时,有机活性层透过该透光的电接触层发射 光。
已知在发光二极管中将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用作活性组分。已知诸如 蒽、噻二唑衍生物和香豆素衍生物的简单有机分子显示具有电致发光性。 半导体共轭聚合物已被用作电致发光组分,例如在美国专利5,247,190、 美国专利5,408,109和已公布的欧洲专利申请443861中所公开的。
然而,仍持续需要电致发光化合物,尤其是发射蓝光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具有式I的化合物:
式I
其中:
Ar1至Ar4相同或不同并且为芳基,并且Ar1至Ar4中的至少一个被 取代;
R1至R5和R7至R11相同或不同并且选自H和支链烷基,或者邻近的 R基可接合在一起形成5元或6元脂环,前提条件是:(i)R3为支 链烷基,或者(ii)R2和R3一起形成5元或6元脂环;
其中所述化合物能够发射蓝光。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活性层的电子器件,所述活性层包含式I的化合 物。
附图简述
附图中示出了实施方案,以增进对本文所述概念的理解。
图1为包括有机电子器件的一个实例的例示。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中的物体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示出的并且不 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图中一些物体的尺寸相对于其他物体可能有所放 大,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实施方案。
发明详述
本文公开了许多方面和实施方案,它们均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阅读本说明书后,技术人员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其 他方面和实施方案也是可能的。
根据以下发明详述和权利要求,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其他特征 和有益效果将显而易见。发明详述首先定义和阐明术语,然后描述化合 物、电子器件,最后描述实施例。
1.术语的定义和阐明
在提出下述实施方案详情之前,首先定义或阐明一些术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化合物”旨在表示由分子组成的不带电物质,所 述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其中原子不能通过物理方法分开。短语“邻近”当 用于描述器件中的层时不一定表示一个层紧邻另一个层。另一方面,短语 “邻近的R基”用于描述化学式中彼此相邻的R基(即,在通过化学键连 接的原子上的R基)。术语“光敏性”是指表现出电致发光性和/或感光 性的任何材料。
术语“芳基”旨在表示衍生自芳族烃并具有一个连接点的基团。该术 语包括具有单环的基团以及具有多个可由单键连接或稠合在一起的环的那 些。该术语旨在包括杂芳基。术语“亚芳基”旨在表示衍生自芳族烃并具 有两个连接点的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芳基具有3-60个碳原子。
术语“烷基”旨在表示衍生自脂族烃并具有一个连接点的基团,并且 包括直链、支链或环状的基团。该术语旨在包括杂烷基。术语“亚烷基” 旨在表示衍生自脂族烃并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连接点的基团。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
术语“支链烷基”是指具有至少一个仲碳或叔碳的烷基。术语“仲烷 基”是指具有仲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术语“叔烷基”是指具有叔碳原子的 支链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链烷基通过仲碳或叔碳连接。
术语“脂环”旨在表示无离域π电子的环状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所述脂环无饱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环具有一个双键或三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I.内穆尔杜邦公司,未经E.I.内穆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7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杂)吲哚衍生物及其医药用途
- 下一篇:除草活性的二环1,3-二酮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