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7244.3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辰彦;内山博夫;松岛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C3/06 | 分类号: | G01C3/06;B60R1/00;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距装置,该测距装置例如搭载于车辆,测定从车辆前方的物体到车辆的距离。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这种测距装置,已知有例如如下的测距装置,即例如以规定的距离使两个摄像机的光轴相互离开,并将各摄像机朝向车辆前方配置,基于各摄像机取得的图像的视差信息计算出从车辆前方的物体到车辆的距离。该测距装置例如用于车间距离的检测及检测障碍物的系统。
在此,通常测距的精度依靠两个摄像机的配置精度。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两个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变化、或者摄像机的光轴偏离规定的方向时,测距的精度下降。
为解决该问题,提案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载摄像机。图4表示该现有的车载摄像机21的大体构造。
如图4所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载摄像机21具备一对摄像机22及摄像机23、将摄像机22及摄像机23保持在规定位置的摄像机支承件24、与该摄像机支承件24以一体结构构成且固定于车辆的框体26的安装部25。而且,该车载摄像机21利用设置于安装部25的三个安装孔27、28、29,并通过三根螺钉牢固地固定于车辆的框体26的安装孔30、31、32,由此,能够正确地维持摄像机相互间的相对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8623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目前的车载摄像机存在例如在直射光照射下而到达高温时膨胀,导致测距的精度下降的问题。具体而言,车载摄像机21的安装部25固定于车辆的框体26,因此,难以膨胀,但是,摄像机支承件24没有固定于车辆的框体26,所以会根据温度而膨胀,因此,目前的车载摄像机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即由于安装部25与摄像机支承件24之间的膨胀不同,摄像机支承件24会变形,从而产生连结摄像机22与摄像机23的基线的偏离或摄像机22及摄像机23的光轴的偏离,测距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目前的测距装置相比能够提高测距的精度的测距装置。
本发明的测距装置具备固定于框体的固定体、和设置于该固定体的一对测距机构,并测定从对象物到所述一对测距机构的距离,所述固定体在所述一对测距机构之间具备被安装于所述框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在连结所述一对测距机构的方向具有自由度。
根据该结构,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安装部在连结一对测距机构的方向上具有自由度,因此,安装部及固定体根据温度进行相同的膨胀或收缩。因此,本发明的测距装置与目前的测距装置相比能够提高测距精度。
另外,本发明的测距装置具有如下的构成,即、所述测距机构为对所述对象物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
根据该结构,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安装部在连结一对摄像装置的方向上具有自由度,因此,能够防止发生连结一对摄像装置的基线的偏离或摄像装置的光轴的偏离。因此,本发明的测距装置与现有的测距装置相比能够提高测距的精度。
此外,本发明的测距装置具有如下的构成,即所述安装部具有弹性铰链。
根据该结构,本发明的测距装置通过经由弹性铰链安装于框体,由此,安装部在连结一对测距机构的方向上具有自由度,因此,安装部及固定体根据温度进行相同的膨胀或收缩。因此,本发明的测距装置与目前的测距装置相比能够提高测距精度。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测距装置,其与目前的测距装置相比具有能够提高测距的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摄像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摄像机向车身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摄像机的安装部的固定部的图,图3(a)表示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摄像机的安装部的固定部的大体结构的平面图,图3(b)表示将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摄像机安装在车身侧安装部时的固定部的剖面图,且为沿图3(a)中的A-A面的向视剖面图;
图4是现有的车载摄像机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立体摄像机(测距装置)
2 摄像机(测距机构)
3 摄像机(测距机构)
4 摄像机支承件(固定体)
4a 安装部
5 摄像处理部
6、7、8 固定部
6a、7a、8a 承受部(弹性铰链)
6b、7b、8b 贯通孔
6c、7c、8c 连接部(弹性铰链)
6d、7d、8d 间隙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7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