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衣物的家用器具、特别是洗涤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7449.1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H·莫许茨;A·施托尔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2 | 分类号: | D06F58/22;D06F58/24;F28F13/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衣物 家用 器具 特别是 洗涤 烘干机 | ||
1.一种用于处理衣物的家用器具,具有能由冷却空气(K)冷却的烘干部件(1),所述烘干部件(1)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主要包括中空本体(2),含有棉绒的潮湿的处理空气(P)能大致从下向上流过所述中空本体(2),且冷凝液体(22)能从上向下流过所述中空本体(2),其中,冷凝器具有收缩部(24),所述收缩部(24)被实施成在沿相反方向流动的处理空气(P)的作用下通过近似圆筒形涡流(23)防止顺着中空本体(2)的内壁(21)行进的冷凝液体(22)以不受阻挡的方式向下行进,其中,棉绒过滤器系统借助于所述涡流(23)和流动的所述处理空气(P)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收缩部(24)以圆环形实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收缩部(24)实施在冷凝器的入口(26)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收缩部(24)实施在冷凝器的内部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冷凝液体(22)和所述处理空气(P)的相反流动被实施成在从上方流入圆筒形涡流(23)中的冷凝液体(22)与从圆筒形涡流(23)向下流动的冷凝液体(22)之间建立平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圆筒形涡流(23)能在家用器具的烘干过程中持续地产生。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圆筒形涡流(23)的高度为近似10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当在冷凝液体(22)的流入和流出之间处于平衡状态时,圆筒形涡流(23)具有25ml-100ml的液体量。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收缩部(24)的内径(d)为家用器具的邻近所述收缩部(24)的处理空气引导部的内径的80%-95%。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液体收集装置(7)在所述处理空气(P)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家用器具的位于冷凝器上游的处理空气引导部中,来自先前的衣物处理过程的液体能够收集在所述液体收集装置(7)中,且在随后的衣物处理过程开始时能够导入冷凝器中,以形成所述涡流(23)。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冷凝液体(22)从所述涡流(23)的流出依赖于由流动的所述处理空气(P)产生的与冷凝液体(22)的重力相反的反作用力的主动地受控减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冲洗液体能供给到中空本体(2)的内部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冲洗液体能在烘干过程开始时和/或在烘干过程结束时被供入。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要被供入的冲洗液体的量视当前的冷凝液体(22)而定。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传感器(3)设置在收缩部(24)的区域中,以监测液体的旋涡形成,所述传感器连接到用于控制冲洗液体供给的控制单元(4)。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收缩部(24)的两侧,中空本体(2)被加宽到比收缩部(24)大的直径。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器具被实施为洗涤烘干机。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收缩部(24)实施在中空本体(2)中。
1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当在冷凝液体(22)的流入和流出之间处于平衡状态时,圆筒形涡流(23)具有近似50ml的液体量。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收缩部(24)的内径(d)为家用器具的邻近所述收缩部(24)的处理空气引导部的内径的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未经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74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