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图案的多孔通风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7581.2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8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G·P·哈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戈尔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 辉;周承泽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案 多孔 通风 材料 | ||
1.一种用于对包封体排气的具有开孔的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包括:
附着于所述通风设备内以覆盖所述开孔,并形成所述开孔的不透液、透气 性密封的多孔通风元件,所述多孔通风元件具有多孔表面;
所述多孔通风元件的孔隙率小于80%,所述多孔通风元件包含至少一个在 覆盖所述开孔的多孔表面的区域的一部分中的表面凹痕,该表面凹痕具有从所 述多孔表面的顶部至所述凹痕的最内表面的至少为12微米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痕的深度至 少为15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痕的深度至 少为20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痕的深度至 少为25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通风元件的孔 隙率小于7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痕覆盖通风 元件的表面积的约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痕覆盖通风 元件的表面积的约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痕覆盖通风 元件的表面积的约4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通风元件具有 至少一个疏油性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孔通风元件包括PTFE。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孔通风元件包括选自 下组的材料:聚醚砜、聚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乙烯、乙烯基聚合物、苯 乙烯、聚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聚偏二氟乙烯(PVDF)、 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全氟烷 基乙烯醚共聚物(PFA)。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孔通风元件包括具有 压缩区域和未压缩区域的PTFE,所述压缩区域具有相对于所述未压缩区域减小 的厚度。
13.一种用于对包封体排气的具有开孔的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包括:
附着于所述通风设备内以覆盖所述开孔,并形成所述开孔的不透液、透气 性密封的多孔通风元件,所述多孔通风元件具有多孔表面;
所述多孔通风元件具有包含至少一个表面凹痕的表面图案,所述表面凹痕 在覆盖所述开孔的多孔表面的区域的一部分中,
所述有凹痕的多孔通风元件的气流回收大于其它同样的但无图案的基础 通风元件的气流回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凹痕的多孔通 风元件的气流回收至少比无图案的基础通风元件的气流回收大5%。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凹痕的多孔通 风元件的气流回收至少比无图案的基础通风元件的气流回收大10%。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凹痕的多孔通 风元件的气流回收至少比无图案的基础通风元件的气流回收大15%。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痕具有从 所述多孔表面的顶部至所述凹痕的最内表面的至少为12微米的深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通风元件的 孔隙率小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戈尔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戈尔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75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