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纤维复合结构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8671.3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8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费利克斯卡斯帕·黑尔弗里希;汉斯·马夸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20 | 分类号: | B29C65/20;B29C73/32;B29C73/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纤维 复合 结构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连接装置(100),用于将布置在纤维复合结构(102)的表面段(112)上的未硬化纤维层(104)连接到所述纤维复合结构上,该连接装置包括:
压力垫(390),所述压力垫包括用于布置在所述表面段(112)上方的压力帽(120,380)以及压力密闭帽垫(106),所述压力密闭帽垫被压力密闭地连接到所述压力帽(120,308)的外周边界(107),由此形成被所述压力帽(120,308)和所述帽垫(106)限定的压力区域;和
用于引发过压到所述压力区域中的压力引发装置(118),所述压力引发装置将所述帽垫(106)压抵所述纤维层(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垫(390)的所述压力帽(380)和所述帽垫(106)由弹性材料整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垫(390)还包括用于沿包围所述表面段(112)的线接触所述纤维复合结构(102)的密封区域(39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垫(390)还包括被所述密封区域围绕的凹陷(39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抽空装置(304),所述抽空装置用于抽空由所述帽垫(106)、所述纤维复合结构(102)和所述密封区域(392)确定界线的低压区域(114)。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垫(106)设置为半刚性形式,并且特别是在边界段(107)比在中间段(300)具有更大的刚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垫(106)根据所述纤维复合结构(102)的轮廓以所述帽垫(106)在所述压力区域中在过压下基本填满所述轮廓的方式设置。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压组件(200,202,400,500),所述压组件设置为将所述压力帽(106,120,308)和所述帽垫(106)一起压在所述表面段(1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组件(200,202,400,500)包括抗衡支撑件(400),所述抗衡支撑件用于支撑在与所述表面段(112)相对的所述纤维复合结构(102)的侧面(40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组件(200,202,400,50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在所述纤维复合结构(102)的支撑段(502)上的吸盘(500),其中所述支撑段(502)邻近所述表面段(102)。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帽(106,120,308)包括刚性框架(120),所述外周边界(107)形成在所述刚性框架上。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用于提供所述过压的压缩机(302)。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用于通过加热而硬化所述纤维层(104)的加热元件(306),所述加热元件(306)优选地与所述帽垫(106)形成为整体。
14.一种用于处理纤维复合结构(102)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纤维复合结构(102)的表面段上布置(600)至少一层未硬化纤维层(104)的步骤;
在所述表面段(112)的上方布置(604)压力垫(390)的步骤,所述压力垫(390)包括压力帽(106,120,308)和压力密闭帽垫(106),压力密闭帽垫(106)压力密闭地连接到所述压力帽(106,120,308)的外周边界(107),使得所述帽垫(106)与所述压力帽一起限定压力区域;和
在所述压力区域(110)中产生(608)过压的步骤,该过压将所述帽垫(106)压抵所述至少一层纤维层(104);和
硬化(610)所述至少一层纤维层(104)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压力垫(390)压(612)在所述纤维复合结构(10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86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