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度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9949.9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成川嘉则;池上周司;松井伸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3/147 | 分类号: | F24F3/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吸附剂来调节空气湿度的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利用吸附剂来调节空气湿度的湿度调节装置已为人 所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括表面载有吸附剂的吸附热交 换器的湿度调节装置。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湿度调节装置中,设置有包括两个吸附 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交替进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 成为冷凝器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的动作和第二吸附热交 换器成为冷凝器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的动作。在作为蒸 发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中,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在作为 冷凝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中,水分脱离开吸附剂被释放到空气中。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湿度调节装置将已通过各个吸附热交换器 的空气中的一方供向室内而将另一方排向室外。例如,在处于除湿 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里设定有空气在壳体内流通的流通路 径,以便将已通过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中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吸 附热交换器的空气供向室内,并将已通过作为冷凝器工作的另一吸 附热交换器的空气排向室外(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5、图6)。
还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湿度调节装置对室内进行换气。处 于除湿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节装置利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吸附热交 换器对已吸入的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后将该室外空气供向室内,同时 将已吸入的室内空气与从作为冷凝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中脱离出 来的水分一起排向室外。另一方面,处于加湿运转过程中的湿度调 节装置利用作为冷凝器工作的吸附热交换器对已吸入的室外空气进 行加湿后将该室外空气供向室内,同时利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吸附 热交换器对已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后将该室内空气排向室外。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078108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在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湿度调节装置中,需要使 两种空气(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不相互混杂地在壳体内流动,而且 还需要对上述两种空气的流通路径进行切换,因而壳体内的空气流 通路径很容易复杂化。并且,若壳体内的空气流通路径变复杂的话, 则在壳体内空气的流动方向会骤然变化,而有可能致使空气通过壳 体内时的压力损失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发明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在壳体内 切换空气流通路径的湿度调节装置中,将空气通过壳体内时的压力 损失抑制到很低。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下述湿度调节装置为对象,即:该湿度调节 装置包括载热体回路50和壳体11,在所述载热体回路50中设置有 载有吸附剂的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并且载热流体在该 载热体回路50中流通,所述壳体11形成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状并收 纳有所述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该湿度调节装置交替进 行冷却所述第一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1、52中的一吸附热交换器并 加热另一吸附热交换器的动作和加热所述一吸附热交换器并冷却所 述另一吸附热交换器的动作,将已通过所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 的空气和已通过所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空气中的一方供向室 内而将另一方排向室外。并且,在所述壳体11内,形成有沿该壳体 11彼此相向的正面部12及背面部13的长边方向排列的设有第一吸 附热交换器51的第一主空气通路37和设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 的第二主空气通路38,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与所 述背面部13之间,形成有沿所述背面部13的短边方向排列的第一 及第二吸入侧通路32、34,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主空气通路37、38 与所述正面部12之间,形成有设有供气扇26的供气侧空间31、36 和设有排气扇25的排气侧空间33、35;在所述壳体11的与所述正 面部12正交的一对侧板部14、15中的一侧板部形成有与所述供气 侧空间31、36连通的供气口22,而在另一侧板部形成有与所述排 气侧空间33、35连通的排气口21,所述供气扇26以从所述背面部 13一侧吸入空气后向所述供气口22吹出的形态设置,所述排气扇 25以从所述背面部13一侧吸入空气后向所述排气口21吹出的形态 设置,在所述背面部13形成有与第一吸入侧通路34连通的第一吸 入口24和与第二吸入侧通路32连通的第二吸入口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9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装置
- 下一篇:具有集成压强补偿器的力反馈提升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