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化膜形成用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0228.X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9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畑中真;小林淳平;D·A·樱叶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J5/18;C08L79/08;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 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 形成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固化膜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和由该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 更详细地说,涉及台阶差被覆时的平坦性高、含有具有液晶取向性的聚酰 亚胺前体的热固化膜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膜,以及该固化膜的应用。 该热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特别适合用作液晶显示器中的兼有液晶取向功能 的彩色滤光片被覆剂。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液晶显示元件、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t)元件、固体 摄像元件等光器件中,为了防止元件表面在制造工序中被暴露于溶剂、热 中,要设置保护膜。这样的保护膜不仅要求与要保护的基板的粘附性高、 耐溶剂性高,而且还要求透明性、耐热性等性能。
这样的保护膜在作为彩色液晶显示元件、固体摄像元件中所用的彩色 滤光片的保护膜使用时,通常还要求将作为基底基板的彩色滤光片、黑矩 阵树脂进行平坦化。特别是在制造STN方式、TFT方式的彩色液晶显示 元件时,彩色滤光片基板与对置基板的贴合精度必须非常精确,因而通过 该保护膜使基板之间的液晶盒间隙(cell gap)均匀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 了维持透过彩色滤光片的光的透射率,这些平坦化保护膜必须具有高透明 性。
另一方面,近年来研究了通过在液晶显示器的液晶盒内导入相位差材 料来低成本化、轻量化,这样的相位差材料一般使用在涂布液晶单体并进 行取向之后,使其光固化而得的材料。为了使该相位差材料取向,下层膜 必须是经摩擦处理之后具有取向性的材料。因此在彩色滤光片的外覆层上 成膜液晶取向膜,然后形成相位差材料(参考图1(a))。如果能形成兼有该 液晶取向膜和彩色滤光片的外覆层的膜(参考图1(b)),则可获得低成本化、 工艺数削减等较大的优点,因此强烈要求这样的材料。
一般该彩色滤光片的外覆层使用透明性高的丙烯酸树脂。这样的丙烯 酸树脂通过热固化、光固化而实现耐热性、耐溶剂性。作为热固化的方法, 在具有羟基的丙烯酸树脂中添加具有羟甲基骨架的交联剂和酸催化剂的方 法、在含有羧基的丙烯酸树脂添加具有环氧基的交联剂的方法已经广为人 知。另外,还有人使用通过将环氧基和羧基导入丙烯酸树脂中来使其热固 化的方法(专利文献1)、以及使用热自由基引发剂和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 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方法(专利文献2)。另外,作为光固化的方法,已知 在丙烯酸树脂中添加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和光自由 基引发剂的方法、在含有羟基的丙烯酸树脂中添加具有羟甲基骨架的交联 剂和光产酸剂的方法。然而现有的热固性、光固性丙烯酸树脂的平坦率并 不高。另外,即使将这样的平坦化膜进行摩擦处理也不能显示充分的取向 性。
另一方面,液晶取向膜中通常使用由溶剂可溶性聚酰亚胺、聚酰胺酸 形成的材料。有人报告了这些材料通过在后烘时完全酰亚胺化来实现耐溶 剂性,并显示充分的取向性(专利文献3)。然而,如果在看作彩色滤光片 的平坦化膜,则存在平坦性和透明性大幅降低等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03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1194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0379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状况而做出的,其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具有液晶取 向性,且具有高透明性、高平坦性的材料。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实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作为第1观点,涉及一种热固化膜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含有 下述(A)成分和(B)成分,
(A)成分:具有下述式(1)和式(2)所示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B)成 分: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
上式中,A1是含脂环结构的有机基团,A2是含有脂肪族环与苯环缩合 而成的结构的有机基团,B1和B2中的至少一者是含-SO2-结构的有机基团, 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7的有机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0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