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免疫活性剂的病毒感染早期干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20541.3 申请日: 2008-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1790534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8
发明(设计)人: W·A·卡特;D·斯特拉耶 申请(专利权)人: 半球生物制药公司
主分类号: C07H21/00 分类号: C07H21/00;C07C41/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马崇德;郭文洁
地址: 美国宾夕***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使用 免疫 活性剂 病毒感染 早期 干预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6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0/929,203的优先权。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受试的特殊人群中观察到病毒感染的初期的体征之前(即预防地)或同时,和在患者中的病毒载量增加之前进行的、使用免疫活性剂的用途,通过由一系列无毒的免疫作用保护血脑屏障,以获得不成比例地在增加和/或保持存活上的强作用。有效结果为防止其他致死性病毒的多数毒株。

发明背景

过去,病毒感染的治疗中没有使用过鼻内给药的治疗试剂。进行了一项备有充分证明文件的研究,其中使用灭活的鼻内流感疫苗。当时,很多研究者认为,对于感染试剂诱导粘膜免疫和系统免疫来说,鼻的途径是最有效的途径。并且当鼻内给药所述灭活流感疫苗时,通过疫苗引起针对流感病毒的临床上有效的抗体反应,但是大量的接受者发生贝尔麻痹。然后,在瑞士经授权使用的该产品迅速退出市场。参见Mutsch等人(N.Engl.J.Med.350(9):896-903,2004)和860-861页的编者的注释和观点。因为这些事件及其他考虑(包括鼻出血和严重的局部刺激),用于抗病毒物质的鼻内给药途径基本上已经被避免。

与Mutsch的经验相反,我们发现另一类治疗试剂dsRNA(例如)可以在预防基础上或规定的受试者中症状学的体征开始时,安全地,优选鼻内或其他途径给药于患者,而不用担心毒性,并且是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治疗,特别是当治疗在病毒感染的早期进行时。病毒感染的早期体征可以包括低烧和易疲劳性。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需要治疗的(即暴露于病毒的或处于上述暴露危险中的)受试者(例如人或其他动物)提供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剂(例如,dsRNA和/或干扰素)。

可以在临近在暴露于病毒之前,观察到病毒感染的初期体征时,或在附近的任何时间,将所述免疫活性剂给药给需要治疗的受试者(例如从暴露之前48小时至暴露之后48小时的时间范围内,优选暴露24小时内,暴露后24小时以前或暴露后12小时以前单剂量或多剂量给药)。可选地,可以在受试者中的病毒载量增加到引起严重的病毒感染的症状(即,严重的症状学)之前,进行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剂给药。该免疫活性剂优选为鼻内施用于受试者时耐受良好的。其可以同时或连续地局部联合给药(例如,鼻内或另外的口粘膜途径)。

与未治疗的受试者相比,受试者血液中,作为病毒感染目标的组织中,或任何其他便于分析的样品(例如,对于影响呼吸系统的病毒,洗鼻液)中的病毒滴定度可以减少至少90%。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对暴露的受试者给药一定量的一种或多种对防止病毒感染或减轻与此相关症状有效的dsRNAs,减轻了病毒感染的症状。dsRNAs给药可以持续至少24小时至72小时,或直至受试者的症状改善。

可以给药dsRNAs以增强受试者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阻碍经由受试者身体的鼻通道和口腔隔室(compartment)进入身体的病毒的进一步内移。dsRNA可以经由受试者的气管内的TLR3受体特异性地作用以有效地使其他致死性病毒的多数遗传变体丧失能力。dsRNAs可以防止疫苗组分移入受试者的嗅球及其他脑神经。

另一方面,提供了包含所述免疫活性剂的药物(例如药物组合物)。任选的,药物的其他组分包括无菌包装在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容器(例如鼻用喷雾器或注射液瓶)中的赋形剂和载体(例如,缓冲水溶液或注射用水)。还提供使用和制备所述药物的方法。进一步的方面将由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及另外的任何的概括表明。

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案的描述

虽然免疫活性剂通常用于病毒感染的治疗或预防,但它们不能通过血脑屏障(BBB)。然而dsRNAs,特别是可以方便而无困难地提供给脑。假定各种致病病毒对显著的死亡率所负的部分责任是因为它们能通过BBB进入脑部。因此,认为用于增强BBB对病毒渗透的抵抗和减少BBB的渗透性和所涉及的组织的相关可能的炎症的方法将会增强后续抗病毒治疗的成功的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半球生物制药公司,未经半球生物制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0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