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复合纱线、由其制成的纺织织物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0618.7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拉尔法·B·小塔尔皮;约翰·L·小艾伦;福尔坦·A·利特尔;鲁本·E·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纺织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剑;南霆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复合 纱线 制成 纺织 织物 以及 它们 制造 方法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07年4月17日递交的美 国临时申请60/907,774的国内优先权,该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明 确地插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一种弹性复合纱线,该纱线具有弹性核芯细丝和 覆盖所述核芯细丝的纤维鞘。在尤其优选的形式中,本发明列举说明一种 具有弹性核芯的环锭纺纱纱线,该纱线可被纺织成具有优异恢复特性的织 物。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和发明内容
A.定义
本说明书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如下定义:
“细丝”指具有极限长度(extreme length)或无限长度的纤维绳股 (fibrous strand)。
“纤维”指具有确定长度或较短长度的纤维绳股,诸如短切纤维 (staple fiber)。
“纱线”指可以或可以不被织构、被纺纱、被加捻或被绞合在一起的 各种丝线或纤维的集合。
“条子”指松散组合且未经加捻的短切纤维的连续纤维绳股。
“粗纱”指介于条子和纱线之间的中间态的短切纤维绳股。根据本发 明,粗纱的目的在于提供包装体,连续的短切纤维流由该包装体被供入各 个环锭纺纱锭子的加捻区。
“纺纱”指通过拉伸和加捻已制成的短切纤维绳股而形成纱线,诸如 粗纱。
“包芯纺纱”指将细丝绳股引入短切纤维流中,使得所得包芯纱的短 切纤维或多或少包覆细丝绳股。
“纺织织物”指由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组成的织物,其通过如下 形成:将两根或更多根经纱和纬纱以特定的纺织图案(例如平纹纺织、斜 纹纺织和缎织)进行交织(纺织)。因此,在纺织期间,使经纱和纬纱相 互交织从而使其彼此以直角交叉,以制成具有所需纺织图案的纺织织物。
“拉伸比”指来自包装体的供入纺纱机的原料细丝绳股的长度与从纺 纱机输出的细丝绳股的长度之间的比值。因此,大于1.0的拉伸比是所述 原料细丝绳股的体积和重量下降的量度。
“包装长度”指形成细丝或纱线包装体的张紧细丝或纱线的长度。
“弹性恢复”指细丝或织物在伸长或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形变后能够恢 复到其初始长度。
“弹性恢复百分率”指在解除伸长或拉伸应力后细丝或织物的长度相 对于遭受伸长或拉伸应力之前的细丝或织物的长度的百分比。因而,高的 弹性恢复百分率意味着细丝或织物能够基本上恢复到其初始的受应力前的 长度。与此相反,低的弹性恢复百分率意味着细丝或织物不能基本上恢复 到其初始的受应力前的长度。织物的弹性恢复百分率根据ASTM D 3107 (该标准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明确地插入本文)进行测试。
“弹性细丝”指如下细丝,该细丝能够伸长其包装长度的至少约2倍 并且能够具有至少约90%到至多100%的弹性恢复率。因此,包括弹性丝 线的织物纱线伸长越多,这种纱线和织物的回缩力越大。
“非弹性细丝”指如下细丝,该细丝不能伸长超过其最大张紧长度, 否则会出现一些永久性形变。因此,非弹性细丝能够伸长其张紧(包装) 长度的仅约1.1倍。然而,由于变形(texturing)(褶皱),非弹性细丝可以 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回缩力,因而表现出相当大的弹性恢复百分率。
II.背景技术
例如由美国专利4,470,250、4,998,403、5,560,192、6,460,322和 7,134,265所证实的,复合弹性纱线本质上及其本身是已知的,其中,这些 被引用的每一篇美国专利以及此后引用的每一篇美国专利中的全部内容通 过引用明确地插入本文中,就像在此记载了它们中的每一篇的全文内容一 样。一般而言,传统的复合弹性纱线包含一根或多根弹性细丝作为芯,该 芯被相对非弹性的纤维或细丝鞘包覆。上述弹性复合纱线具有各种有益用 途,包括作为用于制备可拉伸纺织织物的组成细丝(参见例如美国专利 5,478,514)。例如由美国专利5,735,110还已知这样的复合纱线,其具有 相对高强度的非弹性细丝作为芯,该芯由其它细丝材料组成的鞘围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纺织集团公司,未经国际纺织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0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纸机
- 下一篇:车门的卡扣式玻璃保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