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高强度和高功率超声波增强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1739.3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尼尔斯·克雷布斯;A·巴登施泰恩;草野行弘;H·宾德斯雷弗;H·J·莫藤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技术公司;丹麦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46 | 分类号: | H05H1/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倜 |
地址: | 丹麦布***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强度 功率 超声波 增强 等离子体 表面 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的等离子体表面改性(modification)的方 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物体的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系统,以及一 种使其表面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进行改性的物体。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是离子化气体。离子、电子、高能中性微粒、自由基以 及等离子体中的紫外线发射等有效物质可以用于材料表面改性,如表 面活化/钝化、附着力提高、浸润性增强、可印刷性改善、表面清洗、 硬化、交联、固化、聚合物链分裂、着色、粗糙化、灰化、刻蚀、杀 菌、薄膜淀积、材料合成(表面处的微粒形成等)等。
主要根据使用的工艺气体,等离子体表面改性通常可以分为两 类,具有相反的效果。第一类主要侵蚀该表面,并且通常被称作“等 离子体处理”、“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等离子体侵蚀”(R Li等人著, Composites Pt.A 28A(1997)73-86),或“无聚合物形成的 (non-polymer-forming)等离子体”(N Dilsiz J Adhesion Sci.Technol. 14(7)(2000)975-987)。第二类通常被称作“等离子聚合”、“有聚 合物形成的等离子体”(N Dilsiz J Adhesion Sci Technol.14(7)(2000) 975-987)或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淀积(PECVD)。在下文中,“等 离子体表面改性”意味着涵盖这两种类型,而“等离子体处理”用于第 一类型,“等离子聚合”用于第二类型。
如果使用的气体在其组成中具有高比例的碳和氢原子,双-或三- 键,如甲烷、乙烯、乙炔和乙醇,或如果它们是前体,如金属有机(有 机金属)气体,则该等离子体常常导致等离子聚合或PECVD。这里, 金属有机气体是包含金属、尤其是其中金属原子具有与碳原子的直接 键合的化合物的气体。否则,该等离子体将具有侵蚀(等离子体处理) 的趋势。
存在多种等离子体,包括直流等离子体、电容耦合的等离子体、 脉冲等离子体、磁控管等离子体、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螺旋管(helicon)等离子体、螺旋谐振器等离子体、微波 等离子体以及等离子体喷射(例如,参见A Bogaerts等人著, Spectrochimica Pt.B 57(2002)609-658)。这些等离子体中许多都在 低压力下工作,遭受到它们需要昂贵的真空系统的缺点。此外,仅仅 对于批处理或半批(semi-batch)处理较好地开发了一些方法。为了 克服这些缺点,可以使用大气压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系统,这不仅避免 了对真空设备的需要,而且还允许大物体的表面改性和生产线连续表 面改性(例如,参见C Tendero等人著,Spectrochimica Pt.B 61(2006) 2-30)。
在图1中示出了现有技术等离子体应用系统,在下面更详细地进 行说明。图1图示了可在大气压下使用的众所周知的所谓电介质阻挡 放电(DBD)型的电容耦合等离子体的例子。
等离子源的其它类型或变型包括,具有基本上位于两个电极之间 的中间的单电介质阻挡或仅仅覆盖所述电极中的一个的单电介质阻 挡的电介质阻挡放电(DBD)。这种等离子源一般也被称为体放电 (VD)源,其中可以在电极表面和/或电介质表面上通常随机地分布 的薄通道中进行微放电。其它DBD等离子源包括所谓的表面放电 (SD)等离子源,一般包括电介质层上的若干表面电极和该电介质层 的相反侧上的对电极。这种SD等离子源可以包括所谓的SPCP(表 面放电引起的等离子体化学处理)放电元件或CDSD(共面扩散表面 放电)元件。在SPCP中,电极被粘附在电介质上,而在CDSD中, 电极被嵌入在电介质中。
其它类型的等离子源是,例如,所谓的等离子炬,诸如电弧等离 子体炬、冷等离子体炬(例如,参见H Mortensen等人著,Jpn.J Appl. Phys.45(10B)(2006)8506-8511)、大气压等离子体喷射(APPJ)、 笔状炬(pencil-like torch)、阻挡炬(barrier torch),以及微波炬 (例如,参见C Tendero等人著,Spectrochimica Pt.B 61(2006)2-30)。 再一种类型的等离子源是所谓的滑动电弧(例如,参见A Fridman等 人著,J.Phys.D Appl.Phys.38(2005)R1-R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技术公司;丹麦科技大学,未经力技术公司;丹麦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1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