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体容量替代或细胞培养的无脂支架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2009.5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熙永;杨玄振;李俊锡;崔知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熙永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体 容量 替代 细胞培养 支架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组织容量替代(human tissue volume replacement)或者细胞培养的去脂支架(无脂支架),更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用于人体组织容量替代或者细胞培养物的去脂支架(无脂支架),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超声处理或者高压喷嘴喷射方法破碎脂肪组织以从脂肪组织碎片中分离脂类;除去分离的脂类以及脂类没有被分离的脂肪组织;并对剩余脂肪组织碎片进行灭菌。
背景技术
用于人体组织容量替代的各种人造材料已经被开发并且在多种应用中实际使用,但是,这些具有容量逐渐减小的显著问题。
人或动物来源的异源真皮或者异源骨已经被用作相同处理之后的移植材料。但是,其处理非常复杂,并引起耗时延长以便获得权限许可,因为各种化学方法被另外应用于处理以消除人免疫蛋白和细胞的抗原性。而且,处理时具有的其他缺点在于这不能完全消除引起不利副作用的抗原性,需要相当大的处理成本,并且作为原材料的尸体供应受到限制,因此尸体以每1cc尸体500,000韩元的高价格被购买。
各种人造皮肤替代物正在被开发,更具体地说,许多产品诸如非细胞人造皮肤、通过培养患者自身的表皮和真皮细胞制备的按等级分层(双层结构)的细胞活性皮肤替代物(cellular living skin,LSE)等被开发,并且它们处于商业阶段前期(pre-commercial phase)。这些产品非常昂贵,因为它们通过对异源组织去细胞化(decellularizing)或者使用生物材料诸如胶原来制造。
来自人体的细胞人造皮肤在医疗处理方面具有极佳的伤口痊愈效果,例如迅速愈合伤口、减小疤痕等等。这种人造皮肤还被报道显示了没有由于自体同源细胞或者处理的异源组织所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
使用壳聚糖、胶原、几丁质等的基质型人造皮肤被商业化并用来代替皮肤,其通过在基质上培养皮肤细胞新近发展起来的技术,现在处于临床实验阶段。但是,这些产品的大量生产还没有实现。
韩国专利号10-0469661公开了用于制备非细胞皮肤移植以生产并提供被称为“SureDerm”的产品的方法,从而达到一些用于组织再生的常常从海外进口的生物材料的国内生产。
但是,由于在保障人体皮肤的国内供应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原材料主要靠进口以生产人造皮肤产品。
一般说来,上述被称为“填料”(filler)的人造皮肤产品常常使用动物来源的材料、合成材料和人来源的材料作为原材料制造,但是在使用的便利性、持久性及价格方面它们具有许多缺点。
另一种产品包括,例如:使用牛胶原制造的用于注射的ZydermR,为悬浮在胶原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小珠混合物的ArtecollR,为改性透明质酸的RestylaneR,以及为AlloDermR的粉末状形式的CymetraR以及类似物。
购自LifeCell的市售AlloDermR是通过尸体真皮脱细胞化制备的人异源非细胞皮肤基质,并被用作移植物或插入物。这种产品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除去原材料的所有细胞而完全消除了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并且与任何其他常规人造皮肤产品相比,由于使用天然人体组织而显示了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因此类似产品在国内领域已经得到发展,但难以找到皮肤供体,由此导致原材料需要由海外进口。
一般说来,从肥胖患者提取的脂肪组织被抛弃或者部分储存以便进一步使用。保持在大量组织中脂滴中的三酰甘油或者中性脂诸如固醇脂可通过氧化或者部分氧化并水解而被破坏,因此难以将脂肪组织储存2个月以上以重新使用。
脂类氧化通过经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得到的反应物与氨基化合物诸如蛋白质之间的反应引起污染或者脂类减少,并产生毒性物质诸如过 氧化氢、不饱和醛等等。此外,来自除人以外的动物例如猪、牛等的脂肪组织具有较低的液体脂肪含量(50%到70%),并且部分与肌肉膜(panniculus muscularis)混合。另一方面,人脂肪组织与皮肤组织或肌肉层明显不同,并具有非常高的液体脂肪含量,因此仍然没有任何尝试通过处理人脂肪组织来发展新的生物移植材料。
同时,人工替代物意味着能够形成三维基质的支持材料,取自供体的组织细胞被种植在所述材料中,并且常常被称为载体或者人造支架。所述支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熙永,未经李熙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2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