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耦合加强型材元件的方法和结构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2121.9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托尔斯滕·雷敏;托尔斯滕·施罗尔;豪克·克斯汀;黑尼克·真斯茨;史蒂芬·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耦合 加强型 元件 方法 结构 部件 | ||
1.一种用于耦合航天器或航空器外壳(102)的第一加强型材元件(104) 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6)的耦合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4、106)设置在外壳(102) 上,使得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4、106)以各自的前侧(200) 彼此相对,并且在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4、106)的内部 围成腔室(108);
在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加强型材元件 (104)的耦合区(204)内,形成穿过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 中的至少一个加强型材元件(104)的壁进入腔室(108)的固定孔(202);
沿耦合区(204)形成穿过壁(206)进入腔室(108)的入孔(110),使得 通过入孔(110)从腔室(108)外部可以看到固定孔(202)在腔室(108)中 的开口;以及
借助于被引导穿过固定孔(202)的固定元件(114),将把第一加强型材元 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4、106)耦合到一起的耦合带(112)固定到耦合区 (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固定孔(202)的形成、入孔(110)的形成以及耦合带(112)的固定均发 生在第一加强型材元件(104)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加工来形成固定孔(202),还在于提供通过入孔(110)从腔室(108) 移除碎屑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耦合区(204)中还提供加强(d2)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 件中的至少一个加强型材元件(104)的壁(206,d1)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加强型材元件 (104)设计为复合纤维部件,以及在于:通过在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 型材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加强型材元件(104)上层压至少一个附加纤维层(208) 来进行对壁(206)的加强。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耦合方法用于连接航天器的机身的部分 (116、118)的用途。
7.一种用于航天器或航空器的结构部件(100),具有:
外壳(102);
第一加强型材元件(104)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6),将第一加强型材元 件(104)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6)设置在外壳(102)上,使得第一加强型 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4、106)以各自的前侧(200)彼此相对,并在 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4、106)的内部围成腔室(108);
固定孔(202),该固定孔(202)穿过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 件中的至少一个加强型材元件(104)的壁(206)进入腔室(108),固定孔(202) 形成在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加强型材元件 (104)的耦合区(204)内;
入孔(110),该入孔(110)穿过壁(206)进入腔室(108),入孔(110) 沿耦合区(204)形成,使得通过入孔(110)从腔室(108)外部可以看到固定 孔(202)在腔室(108)中的开口;以及
耦合带(112),耦合带(112)将第一加强型材元件和第二加强型材元件(104、 106)耦合在一起,并且耦合带(112)借助于被引导穿过固定孔(202)的固定 元件(114)而被固定到耦合区(1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21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