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吸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2338.X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D·A·卢茨;J·R·波特;C·M·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机械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B23P15/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群峰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吸钻 系统 | ||
背景技术和发明内容
一些深孔钻系统例如枪孔钻、单管钻系统和双管钻系统 为已知技术。这些深孔钻系统可以用于钻大深度-直径比的孔。
单管系统或STS系统可以用于钻大深度-直径比的孔,枪 孔钻具有改善的钻入速度、孔尺寸精度以及准直度。同时,这些系统 具有多种缺点,例如由于单个有效的切削刃而容易切削自身。这引起 显著的应力。另外,这些系统可以利用耐磨垫,由于这种结构,其容 易在切削过程中在成型孔的边缘上承受显著的力,从而耐磨垫容易引 起孔硬化以及材料变脆。这可以称作孔的不良工作硬化。STS钻系统可 以包括钻头、钻杆或管以及压力头。钻头可以拧在管上,管的内部与 通过钻头的一个或多个孔口连通。操作时,压力头会使切削液位于管 的外侧与孔壁之间。切削液伴随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切屑可以通过钻头 并向上通过管的中央排出。
STS需要切削液供应系统来提供压力高达1000磅每平方 英寸(大约689.4千帕)或更大压力的一定体积的切削液。压力头将 切削液引入管和孔壁之间。为了维持腔中的压力,压力头可以相对于 被钻部件密封以产生防水密封。在一种密封实施例中,被钻部件可以 具有围绕钻孔的平区以使压力头密封。
双管系统或DTS钻系统,还已知为喷吸器系统,基于与 单管系统类似的原理。两种系统都可以利用筒体设计并通过内部排出 切削液。DTS系统可以使用更小压力和体积的切削液。
DTS钻孔系统可以包含钻头、外管、内管以及转动或非转 动机械连接。钻头可以拧在外管上,而内管与通过钻头的一个或多个 孔口连通。内管和外管都由机械刀具连接器保持。切削液流过机械刀 具连接器并在外管和内管之间。一部分切削液通过在内管壁上加工的 文氏管狭槽在内部导入内管。其余的切削液到达切削刃以冷却和润滑 刀具。通过文氏管狭槽转向的切削液在内管中产生低压区域,将切削 液和切屑从切削刃通过钻头吸入内管。这种类似真空现象也可以降低 50%或更高的切削液压力和体积。一些DTS系统的实施例可以用于直径 大约0.75英寸(大约19毫米)或更大的孔。
用于STS和DTS钻系统的钻头可以包括螺纹刀具主体, 具有切屑排出物入口,一个或多个切削刃以及一个或多个耐磨垫。现 有技术的切削刃包括硬质钢切削刃或多个刀片。现有技术的钻头包含 的切削刃很难更换或重新磨快,在切削刃磨坏后就丢弃了。
因此需要STS和DTS钻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和 其它缺点。
公开了一种用于筒形杆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钻头, 该筒形杆具有内径和螺纹,所述钻头包括轴向主体,轴向主体具有通 过第一端离开的导管。邻近第一端的螺纹与所述杆上的螺纹对应并将 导管与杆的内径对准。从主体的外表面至导管设置有洞,以及邻近第 二端的两个轴向近似平行延伸并错开的表面。刀片固定在所述两个错 开表面之间,所述刀片包括:至少部分接触一个错开表面的第一面和 至少部分接触另一个错开表面的第二面;邻近第一面和/或第二面的一 个或多个切削刃;以及邻近一个或多个切削刃的钻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钻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钻头的侧面正视图;
图3是图1的钻头的透视图;
图4是图1的钻头的透视图,包括硬质合金覆层;
图5是图1的钻头的透视图,包括硬质合金耐磨垫;
图6是本发明钻头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钻头的又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钻系统的实施例。在 图1-5中,示出了一种钻系统的实施例,具有钻头10,钻头10可以包 括喷吸器支架主体12。操作时,喷吸器支架主体12和切削刀片14围 绕通过钻孔中心线的旋转轴线转动。
如图1所示,切削刀片14可以是铲刀片,具有近似扁平 多面体形状,包括第一面15、第二面16、第一侧17和第二侧18。切 削刀片可以包括通过第一和第二面15、16的一个或多个安装孔19。切 削刀片还可以包括自对中点20、切削刃22、钻唇24、腹板切削刃23、 切削腹板26以及任选的一个或多个切屑分解器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机械工程公司,未经联合机械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23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片
- 下一篇:安全咨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