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动部件、滚动轴承和滚动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2409.6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村松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32 | 分类号: | F16C33/32;F16C33/62;F16C33/64;F16C33/34;C04B35/59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部件 滚动轴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动部件、滚动轴承和滚动部件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采 用将β-赛隆(β-Sialon)作为主要成分的烧结体的滚动部件、滚动轴承和滚动 部件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万向接头 和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采用将β-赛隆作为主要成 分的烧结体的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万向接头和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 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装置、滑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 涉及构成零件采用将β-赛隆作为主要成分的烧结体的滑动装置、由将β-赛隆 作为主要成分的烧结体形成的滑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硅和赛隆等陶瓷与钢相比不仅比重小且耐腐蚀性强,而且还有具有绝 缘性的特征。因此,包括滚道部件和滚动体的滚动轴承(包括轮毂单元)的构成 零件、例如滚道部件和滚动体的原材料采用陶瓷时,不仅能实现轴承的轻量化, 而且还能抑制构成零件的腐蚀引起的损伤、电蚀引起的滚动轴承的寿命缩短 等。
另外,作为滚动轴承的一种的轮毂单元常常在水分可能会进入内部的环境 中使用,有时润滑不够充分。而由陶瓷形成的滚动体、滚道部件等滚动零件则 具有在如上所述的润滑不充分的环境下也不容易受损的特征。因此,例如通过 采用陶瓷作为滚动零件的原材料,能提高在润滑不充分的环境下使用的轮毂单 元的耐久性。
另外,在包括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的万向接头的构成零件、例如万向 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的原材料采用陶瓷时,不仅能实现万向接头的轻量化,而 且还能抑制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的腐蚀引起的损伤、电蚀引起的万向接头 的寿命缩短等。
另外,在万向接头中,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在滚道部件的表面上反复 滚转和停止,因此,无法在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与滚道部件之间形成充分 的油膜。另外,万向接头常常在水分可能会进入内部的环境中使用,有时润滑 也不够充分。而由陶瓷形成的万向接头用转矩传递部件则具有在如上所述的润 滑不充分的环境下也不容易受损的特征。因此,例如通过采用陶瓷作为万向接 头用转矩传递部件的原材料,能提高在润滑不充分的环境下使用的万向接头的 耐久性。
另外,构成滑动轴承、动压型轴承单元等滑动装置且一边与相邻的其它部 件接触一边相对于该其它部件相对滑动的滑动部件的原材料采用陶瓷时,不仅 能实现滑动装置的轻量化,而且还能抑制滑动部件的腐蚀引起的损伤、构成零 件的电蚀引起的滑动装置的寿命缩短等。
但是,氮化硅和赛隆等陶瓷与钢相比制造成本较高,因此,若采用陶瓷作 为滚动轴承、万向接头或滑动装置的构成零件的原材料,则存在制造成本大幅 度上升的问题。
对此,近年来人们开发出了通过采用包括燃烧合成法的制造工序、以低成 本来制造作为陶瓷的β-赛隆的方法(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91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75652号公报(专利文献2)和日本专利特 开2005-194154号公报(专利文献3))。因此,可对采用该β-赛隆作为构成零 件的原材料的廉价的滚动轴承、万向接头或滑动装置的制造进行研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91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75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5-194154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要采用上述β-赛隆作为滚动轴承的构成零件的原材料,由β- 赛隆形成的滚动轴承的构成零件就需要具有足够的滚动疲劳寿命。滚动疲 劳寿命与部件的破坏强度等不一定一致,由β-赛隆形成的滚动轴承的构成 零件也不一定具有足够的滚动疲劳寿命。因此,即使是包括由β-赛隆形成 的构成零件的滚动轴承,也存在不容易稳定地确保足够的耐久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2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