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氧化物烧结体、非晶复合氧化膜及其制造方法和晶体复合氧化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2676.3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生泽正克;矢作政隆;长田幸三;挂野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矿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35/00 | 分类号: | C04B35/00;C23C14/08;C23C14/34;H01B5/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卫民;郭国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物 烧结 氧化 及其 制造 方法 晶体 | ||
1.一种复合氧化物烧结体,其特征在于,实质上由铟、锡、钙、 镁和氧构成,含有以Sn/(In+Sn+Ca+Mg)的原子数比计比例为5~15% 的锡、以(Ca+Mg)/(In+Sn+Ca+Mg)的原子数比计总比例为0.1~2.0% 的钙和镁,余量由铟和氧构成,该烧结体的电阻率为0.2mΩcm以下。
2.一种非晶复合氧化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溅射权利 要求1所述的复合氧化物烧结体,制造相同组成的非晶膜。
3.一种非晶复合氧化膜,其特征在于,实质上由铟、锡、钙、镁 和氧构成,含有以Sn/(In+Sn+Ca+Mg)的原子数比计比例为5~15%的 锡、以(Ca+Mg)/(In+Sn+Ca+Mg)的原子数比计总比例为0.1~2.0%的 钙和镁,余量由铟和氧构成。
4.一种晶体复合氧化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非晶复 合氧化膜后,通过在260℃以下的温度下退火使该膜晶化,所述非晶复 合氧化膜实质上由铟、锡、钙、镁和氧构成,含有以Sn/(In+Sn+Ca +Mg)的原子数比计比例为5~15%的锡、以(Ca+Mg)/(In+Sn+Ca+ Mg)的原子数比计总比例为0.1~2.0%的钙和镁,余量由铟和氧构成。
5.一种晶体复合氧化膜,其特征在于,实质上由铟、锡、钙、镁 和氧构成,含有以Sn/(In+Sn+Ca+Mg)的原子数比计比例为5~15%的 锡、以(Ca+Mg)/(In+Sn+Ca+Mg)的原子数比计总比例为0.1~2.0%的 钙和镁,余量由铟和氧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晶体复合氧化膜,其特征在于,膜的电阻 率为0.4mΩc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矿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矿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26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乙酰丙酸转化为戊酸的方法
- 下一篇: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