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向液压系统的高优先级的功能元件分配可用流体的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23296.1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R·E·霍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压 系统 优先级 功能 元件 分配 可用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其中来自液压源的加压流体以受控方式应 用于使机器上不同部件产生运动的多个液压致动器,更具体地涉及在来自 液压源的可用流体不足以操纵全部液压致动器时决定哪些液压致动器是可 操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飞机使用液压系统操纵各种机械部件,例如作为飞行控制系统各 部分的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以及门和起陆装置。一个或多个液压泵将 加压流体供应至多个阀组件,各个阀组件控制加压流体向使飞机上的部件 移动的液压致动器的应用。给定的阀可通过机组人员中的成员机械操作或 可通过机组人员或电子控制器电操作。
通常,所述泵提供充足的液压液,使得所需数量的液压致动器可以同 时操作。但是,会出现所述泵不能供应足以同时操纵全部所需致动器的液 压液的工况。在这些时候,希望与飞行控制相关的液压致动器尽可能正常 地工作。因此,当(仅仅)有限量的液压液可用时,所述流体应该优先分 配至飞行控制装置,然后再用于不太关键的功能元件。
出于该目的,在液压系统中设置优先控制阀,以使飞行控制致动器尽 可能正常地操作,而限制流体流向其它不太关键的液压致动器。之前的优 先控制阀有时表现出通常称为“振摆”(thrashing)的不利工况。当流向 第二致动器的流量导致第一致动器中压力降低从而优先控制阀试图关闭 时,会出现所述工况。所述关闭动作导致用于飞行控制致动器的压力增加, 优先控制阀通过尝试重新开启而对所述压力增加作出反应。所述液压系统 的反应时间可使得,所述开启-关闭-开启循环变成对所述系统有害的持 续、共振循环。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自动辨别液压液何时不足以操纵全 部液压致动器,并将可用流体仅分配给高优先级的致动器。还希望减少或 消除之前的优先控制阀的振摆工况。
发明内容
一液压系统具有分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多个液压功能元件。第一 供给管路从液压源接收加压流体并将所述流体传输至所述第一单元中的液 压功能元件,第二供给管路将加压流体供应至所述第二单元中的液压功能 元件。
优先阀控制流体从所述第一供给管路向所述第二供给管路的流动。所 述优先阀具有阀孔,该阀孔中具有阀座。连接到第一供给管路的入口孔在 阀座一侧与阀孔连通。出口孔连接到所述第二供给管路且在阀座另一侧与 阀孔连通。
提动头可滑动地接纳在阀孔中,由此在提动头的远离所述阀座的一侧 形成控制腔。当在所述阀孔中滑动时,所述提动头与所述阀座接合和脱离 接合。所述提动头包括通入所述控制腔的阀柱孔。第一通道提供流体在所 述入口孔和所述阀柱孔之间流动的管道,端部通道形成用于流体从所述入 口孔流向相邻的所述阀柱孔的封闭端的另一管道。第二通道在所述阀柱孔 和所述控制腔之间延伸,而第三通道提供用于流体在所述阀柱孔和出口孔 之间流动的管道。
控制阀柱可滑动地接纳在所述阀柱孔中,其中一表面暴露于与所述阀 柱孔封闭端相邻的压力。在第一位置,所述控制阀柱形成第一和第二通道 之间的第一路径,在第二位置在第二和第三通道之间设有第二路径。例如 一个或多个弹簧的弹簧机构将所述控制阀柱偏压向所述第一位置。
当入口孔处的压力低于预定水平时,所述弹簧机构将所述控制阀柱保 持在所述第一位置,这保持所述提动头抵靠所述阀座且所述优先阀关闭。 当有充足的流体用于向全部液压功能元件供能时,入口孔处的压力增加到 预定水平以上。该压力被传输至邻近所述阀柱孔的关闭端,这产生将所述 控制阀柱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作用力。在该状态,所述控制腔中的压力 通过所述第三通道释放至所述出口孔,这使得所述入口孔的压力能驱动所 述提动头离开所述阀座以开启所述优先阀。之后,如果可用流体量不足, 则所述入口孔(的压力)降低到预定水平以下,这使得所述控制阀柱返回 至所述第一位置。这导致所述提动头移回抵靠所述阀座,从而关闭所述优 先阀。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优先阀的液压系统的框图;
图2是处于关闭状态的优先阀的纵向剖视图;
图3至6示出处于开启的相继阶段的优先阀;以及
图7至9示出处于关闭的相继阶段的优先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3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