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装置和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4084.5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柳泽洁;松野典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7/00 | 分类号: | H04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晓冬;南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关于关联申请的记载)
本发明要求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181019号(2007年7月10日 提交)的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全部记载内容通过引用而被编入记载在本 申请中。
本发明涉及频率转换装置或伴随着频率转换的通信的发送部。
背景技术
在正交调制器和使用该正交调制器的无线发送设备中,抑制载波泄漏 和防止调制精度劣化是确保通信质量、遵守法律规定所必须的事项。但 是,尽管近年来所要求的性能水平随着通信的高速化而提高了,但是由于 由架构的直接转换化和处理器的低电压化引起的电路结构上的限制,开头 提出的性能事项反而具有劣化的趋势。因此,为了满足所要求的性能,需 要使正交调制器具有某种补偿方式。以往,提出了多种补偿方式,但理想 的是不会为了补偿而额外增加硬件等。关于这一点,在以往的方式中存在 着应改善的诸多方面。
载波泄漏相当于调制器在输入换算中的直流偏移(DC偏移)。对调 制精度有影响的要素包括载波泄漏,调制器在输入换算中的正交分量之间 的电平的偏差(IQ失配的一种),输入到调制器的本地信号的正交性、即 振幅和相位差的偏差(IQ失配的一种)。
图28是表示以往的信号补偿方式的典型构成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执行补偿动作时,通过开关(SW)来选择来自测试信号生成部的测试 信号。将测试信号输入到正交调制器的基带端口,通过包络检测器检测其 输出振幅,通过AD转换器将检测出的输出振幅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提供给 控制部。另外,正交调制器包括混频器(MIX)和加法器,所述混频器对 来自DA转换器(D/A)的输出信号和本地振荡信号LO(I)、LO(Q) (本地振荡信号LO(Q)和LO(I)的相位差为90度)分别进行乘法运 算,所述DA转换器将I、Q分量(数字信号)分别转换为数字信号,所 述加法器对I、Q乘法运算信号进行加法运算。
图29是在图28的构成方式中被典型地使用的测试信号。向I侧输入 余弦波,向Q侧输入正弦波。
图30是调制器等的RF/模拟部为理想状态时的星座图。描绘了中心位 于原点的正圆,在调制器输出的时间区域中为恒包络的正弦波。图31是 有直流偏移时的星座图,圆的中心从原点偏移。因此,调制器输出的包络 线随着时间经过而增减。
图32、图33分别是有IQ的振幅失配和相位失配时的星座图。调制器 输出的包络线仍是随着时间经过而增减。通过将它们的增减的周期和相位 与测试信号的相位和频率进行对照,能够明确是何种偏移/失配、在多大程 度上存在并能够制作出用于对其进行补偿的控制信号。将这样生成的信号 提供给直流偏移/IQ失配补偿部。在进行通信时,通过开关来选择发送基 带信号生成部,使从这里发送的信号通过已经设定了补偿信息的直流偏移 /IQ失配补偿部后进行DA转换并输入到正交调制器的基带端口。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如上技术而记载了以下方法:在正交调制器 中,仅使用从第一象限到第四象限中的两点来校准IQ相位误差。由此, 实现了测试信号的简化。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方式:将正弦波测试信号提供给调 制器的基带输入并进行校准。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方式:基于通过IQ正交下变频器 对发送信号进行频率转换而获得的信号来改善调制器的精度。
作为记载了相同技术的其他文献,有专利文献4~9。
另外,在专利文献10中公开了具有比较单元的调制器,该比较单元 检测出正交调制器的载波泄漏并与保存的上次的载波泄漏值进行比较。
并且,在专利文献11中公开了以下的失真补偿电路:作为测试信号 而使用(I、Q)=a(1、0)、b(0、1)、c(-1、0)、d(0、-1)这 四点的数据,根据使用了它们时的检测电平来检测抑制了直流偏移的影响 的正交度误差并进行补偿。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526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08-213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表平09-50467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007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文献特表2004-509555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WO2003/101061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终端的接听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短信解析的订单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