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4309.7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高井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9/00 | 分类号: | F16D9/00;F16H55/36;F16H3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例如将来自车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车辆搭载设备(例如,车辆空调装置用压缩机)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动力传递装置多要求其具有阻断过大驱动力的传递的扭矩限制器的功能。例如,当将来自车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车辆空调装置用压缩机以驱动压缩机时,在作为被驱动体的压缩机侧的驱动负载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过大的情形下,为了保护车辆发动机和传动带,希望驱动力的传递(扭矩传递)被阻断。
作为这种扭矩传递的阻断机构,已知有各种机构,例如有在驱动侧构件与被驱动侧构件之间设置当超过规定值的传递载荷作用时断裂的构件或部位的断裂式扭矩限制器。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设有当压缩机由于故障等而异常停止时,使得设于驱动源侧的带轮与安装于被驱动侧的压缩机轴上的旋转传递板之间的结合构件断裂的断裂式扭矩限制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6-39105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断裂式扭矩限制器中,特别在驱动源是发动机这样的伴随输出变动的装置的情形下,一般具有以下问题。以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构造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专利文献1所述的构造中,压缩机101的主轴102的端部安装有旋转传递板103,发动机(未图示)的驱动扭矩从带轮104通过设成连结带轮104与旋转传递板103之间的结合构件105传递到旋转传递板103,并藉此驱动主轴102旋转。采用上述结构的压缩机用动力传递装置中,作为剪切载荷保持型的扭矩阻断体(或扭矩传递体)的结合构件105上作用有随发动机扭矩变动的载荷,剪切应力在旋转方向的正向/反向上交变作用于结合构件105。这种交变载荷作用时,结合构件105上产生疲劳,结合构件105可能在比目标断裂扭矩值低的扭矩就断裂,不能进行在规定值的扭矩阻断。此外,除上述作用有剪切载荷的结合构件105的形态以外,还可考虑将带轮与压缩机主轴侧的轮毂之间用单纯沿旋转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连结的方式,此时,拉伸载荷和压缩载荷作为交变载荷作用于板状构件,在板状构件上仍会产生金属疲劳,不能高精度地设定阻断扭矩。
上述现有装置中的问题图解表示如下。即,由于伴随发动机的爆发/压缩行程变化的旋转变动,因而产生发动机的输出变动,设上述动力传递装置中包含扭矩变动的正扭矩侧的最大扭矩值为Wp,负扭矩侧的最大扭矩值为Wn,如图8所示,扭矩变动的全振幅为(Wp+Wn)。由于图7所示的剪切载荷保持型的扭矩阻断体上,剪切应力在顺方向(正向)/逆方向上共同交变作用,因此,可以说情况相同。这样,现有的断裂式扭矩传递装置中,由于上述扭矩振幅产生的变动载荷全部起作用,因此本应作为扭矩阻断体起作用的扭矩传递构件产生疲劳现象,在比目标断裂扭矩值低的扭矩就阻断扭矩。考虑该材料的疲劳来设计断裂式扭矩限制器的话,瞬间的断裂扭矩的值变大,不适用于原有目的的传动带保护、发动机保护。
对于上述现有装置中的问题,虽然还处于未公开的阶段,但之前本申请人已提出了这样一种动力传递装置:驱动体和被驱动体通过由彼此分开的构件形成的正扭矩传递构件和负扭矩传递构件的组合而形成的连结部连结,能通过正扭矩传递构件的断裂阻断过大传递扭矩(日本专利特愿2006-241277号)。利用该提案的构造可解决上述现有装置中的问题的大部分,但是该提案的构造中,由于正扭矩传递构件和负扭矩传递构件由彼此分开的构件形成,因此还残留有组装性差、预载荷施加变得复杂、需要多个高精度零件等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驱动体侧存在扭矩变动(例如,即便存在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变动),也能将其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能在目标阻断扭矩值准确阻断扭矩的动力传递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使驱动体与被驱动体间的连结构件的构造比之前本申请人提出的构造更简单化、低成本化,并提高组装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机构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滚动部件、滚动轴承和滚动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