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和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5043.8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椎野正元;落合宏行;渡边光敏;吉泽广喜;大寺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B22F5/00 | 分类号: | B22F5/00;B22F3/11;B23H1/04;C23C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表面 处理 用电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多孔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制 造方法制造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
背景技术
在利用放电能量进行放电表面处理时,使用多孔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即,在电极材料的粉末中混入作为粘结剂材的蜡,在成形模具内填充电极 材料的粉末。然后,通过由加压装置压头的按压力对填充在成形模具内的电极 材料的粉末进行压缩,成形多孔的生坯。进一步,在作为一个热处理装置的真 空炉装置内放置生坯,加热真空炉装置的腔内,蒸发除去混入生坯中的蜡,同 时,对真空炉装置的腔内抽真空到规定的真空度。接下来,通过由真空炉装置 中的加热器产生的辐射热加热生坯,烧结生坯的电极材料。另外,烧结生坯的 电极材料时,从生坯中蒸发除去蜡。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制造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
专利文献1:日本WO99/587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烧结生坯的电极材料时,由于通过真空炉装置的加热器产生的辐射 热来加热生坯,虽然充分地进行在包括生坯表面的表面附近部分的电极材料的 烧结,但是由于生坯为多孔,且热传导率低,远离生坯表面的部分(内部)的 温度低,有难于进行电极材料烧结的倾向。因此,在制造厚的放电表面处理用 电极时,生坯的电极材料的烧结进行度,换言之,在生坯的电极材料的结合力 方面产生不均,使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的品质不稳定。
这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课题的表面处理用电极的 制造方法,以及由该制造方法制造的放电表面用电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以下事项作为要点:为一种用于在利用放电能量进行 放电表面处理时所使用的多孔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成形 模具内填充电极材料的粉末的第1制造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结束后,通过压 缩填充在所述成形模具内的电极材料的粉末,成形多孔的生坯的第2制造工 序;在所述第2制造工序结束后,在热处理炉装置的腔内放置所述生坯,向所 述腔内供给非活性气体、氢气以及含有以氢气为主成分的非活性气体的混合气 体中的一种的第3制造工序;在所述第3制造工序结束后,由所述热处理炉装 置的加热器加热且由通过所述生坯内部的非活性气体、氢气或含有以氢气为主 成分的非活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产生的对流热来加热生坯,烧结所述生坯的电极 材料的第4制造工序。
另外,电极材料的粉末可以是金属(包括合金)粉末、陶瓷粉末或这些的 混合粉末,可以根据放电表面处理的种类适宜地选择电极材料的粉末。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制造方法的第1 制造工序和成形模具的图。
图2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制造方法的第2 制造工序和加压装置的图。
图3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制造方法的第3、 第4制造工序和热处理装置的图。
图4为简单说明使用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的表面处理的图。
图5为显示在各种氛围气下的烧成试验的比较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到图4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图中,“U”指向上 方向,“D”指向下方向。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涂层体:Coating block(CB))1是一种利用放电能量进行放电表面处理时所使用的多孔的电极, 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电极。另 外,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1是由司太立合金(Stellite)或以司太立合金为主成分 的金属(以下,称为司太立合金等)构成。通过使用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1 对工作件(被处理物)3的被处理面进行放电表面处理,可以形成具有耐磨耗 性的保护层5。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制造方法中使 用的成形模具7具有筒状的冲模9,冲模9具有可以收容作为电极材料的司太 立合金等粉末11的冲模孔9h。另外,在冲模孔9h上部的上冲头13设置为可 以向上下方向移动,在冲模孔9h下部,下冲头15也设置为可以向上下方向移 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状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聚光多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