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5327.7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M·雷思;G·阿尔布雷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F16B5/02;F16F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梁冰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后窗玻璃雨刷器的雨刷器装置,它具有雨刷器驱动装置和用于将雨刷器驱动装置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具有固定件,在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和阻尼振动的隔离元件,所述隔离元件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部位,用于将雨刷器驱动装置力锁合和/或形状配合地固定在固定件上。
背景技术
已普遍地公开了上述类型的雨刷器装置,例如在DE 101 61 926A1就有描述。所述文献示出了这样一种固定装置,即在该固定装置中,雨刷器驱动装置借助插入到橡胶弹性的固定元件的中心孔中的固定栓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雨刷器驱动装置虽然成功地与通过车身传送到固定元件的振动隔离,因此在车箱内再也听不到有害的噪音产生,然而,通过选择隔离元件的厚度和固定栓的长
度,就已强制地规定了车身的厚度。
对于例如具有两种后窗玻璃方案(例如单独打开的后窗玻璃以及牢固地固定在车身上的后窗玻璃)的机动车,必须总是实现相同的雨刷臂固定点,也叫做锥体点,以便能毫无故障地操作后窗玻璃雨刷器。其中,在具有单独打开的后窗玻璃的后窗玻璃方案中,必须将雨刷器装置的机械装置,特别是雨刷器驱动装置直接固定在应打开的后盖板上。因此雨刷器装置必须作为紧凑的单元完全地固定在后窗玻璃上,并且在打开时和它一起抬起和摆动。
与此相反的是,在一种固定安装的后窗玻璃中完全可以将雨刷器装置的部件插到更为有利的位置中,这样,一方面这种方案的结构高度可以选择得低得多,并且另一方面在操作盖板时,移动和回转的重量小得多。
现在为了能在车身的外部实现相同的雨刷臂固定点,在现有技术中,或者是将电机传动机构构造成不同的长度,或者是两个后玻璃窗 方案对于相应的雨刷器装置具有不同的固定方案。此外,后窗玻璃方案的不同还在于,根据橡胶弹性固定元件和变化的结构高度必要的厚度适配,固定栓必须构造得更长或者更短。
上述每个方案的缺点是,不同的后窗玻璃方案需要不同的结构部件,随之产生的问题是部件的多样性提高,并且因此提高了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固定雨刷器装置的方案,这种方案提供尽可能少的部件多样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下述措施得以完成,即固定部位与固定件的轴向中心相距地设置,并且将固定件分成至少一个轴向的部分,所述部分的长度与两个要固定的不同类型的雨刷器驱动装置的结构高度差相当。
换句话说,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它是如此构造的,即通过固定件绕着轴线垂直于固定件的转轴简单地转动,就可平衡两个不同实施方式的雨刷器驱动装置的结构高度差。
也可以如此地将固定部位设置在固定件上,即在固定件的安装方向上,通过轴向的部分可调节车身和固定部位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和应安装的雨刷器驱动装置所必要的结构高度相当。这例如可以是具有固定安装的后玻璃窗的机动车的后后盖板的雨刷器驱动装置的结构高度。如果相反地具有和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固定装置的雨刷器装置设置在机动车的后后盖板上,并它的后窗玻璃可单独地且与后后盖板无关地打开,这样就需要将雨刷器装置完全地固定在后窗玻璃上,随之产生必须有更大的结构高度的问题。
现在,为了能将固定装置的相同的组件用于后后盖板的两个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规定为了将雨刷器装置直接安装在后窗玻璃上而简单地转动固定件,这样轴向的部分一在第一种安装情况中它由与车身背离的部分所形成一现在规定了固定部位到机动车车身的距离。通过固定部位对所述轴向的部分进行如此的划分,使它的结构高度和直接要固定在后窗玻璃上的第二雨刷器驱动装置的结构高度相当,从而在和要固定的雨刷器驱动装置的不同的结构高度相适配的同时,保证以 一种特别简单的方式将雨刷器驱动装置固定在机动车的后窗玻璃上。
在固定另一种类型的雨刷器驱动装置时,就不再需要将具有和雨刷器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相适配的另外的尺寸的单独的固定装置安装到机动车中去。这种方案有利地既减少了部件的多样性,并且因此也减少了制造和安装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规定,固定件由具有定距衬套肩部和定距衬套颈部的定距衬套构成,其中,用于阻尼振动的隔离元件可插到定距衬套颈部上。按照隔离元件的构造并按照固定部位设置在隔离元件上,在所述实施例中,结构高度差可通过定距衬套肩部的厚度形成。当固定部位设置在隔离元件的轴向中心时,可能就是这种情况。然而在所述实施例中,通过同一结构部件只能实现两个不同的结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箱的消波构造
- 下一篇:座椅靠背框架及车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