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5401.5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敬;崔源文;三原谕;串田直树;鹿久保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K5/17;B60C1/00;C08L9/00;C08K3/3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樊卫民;郭国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良可加工性、硫化特性及粘弹性特性的橡 胶组合物,并涉及使用这种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已知可在橡胶组合物中添加二氧化硅作为增强填充剂,但二氧化 硅一般会由于存在于其粒子表面的硅烷醇基而形成氢键,从而易发生 聚集。所以,一般会存在以下缺点:为了使二氧化硅充分分散到橡胶 组分中而必须延长捏合时间,而且,如果二氧化硅在橡胶组分中分散 不充分,则获得的橡胶组合物门尼粘度将变高,可加工性变得不充分。 此外,还存在以下缺点: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呈酸性,导致一般用作硫 化促进剂的碱性物质被吸附,从而难以对橡胶组合物的硫化工序、以 及所获硫化橡胶的性质特别是粘弹性特性进行控制。关于硫化特性的 改善,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布No.2003-138077中,提出了在卤素类饱和 橡胶中添加特定羧酸胺盐作为硫化促进剂,由此提高架桥效率的方案, 另外,关于可加工性及硫化后粘弹性特性的改善,例如在日本专利公 布No.2003-176378中,提出了在天然橡胶及/或二烯类合成橡胶中作为 硫化促进剂而添加化合物的方案,该化合物分别具有1个以上胺基及 衍生自不饱和羧酸的基团。但是,这些常规技术在含有天然橡胶及/或 二烯类合成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并未均衡地全面改善二氧化硅的分 散性(即橡胶组合物的可加工性)、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特性、以及硫 化后橡胶组合物的粘弹性特性,因此,需要高维度和均衡地改善这些 特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可加工性、硫化特性 及粘弹性特性的橡胶组合物。
本发明人为改善上述问题而进行努力研究后,发现下述通式(I)所 表示的胺盐,能够提高含有天然橡胶及/或二烯类合成橡胶的橡胶组合 物的可加工性、硫化特性及粘弹性特性,并最终完成本发明。
通式(I):
(式中,R1表示不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1~12的饱和或不饱和有 机基团,或表示具有1个以上羟基的碳原子数1~12的饱和或不饱和 有机基团,
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饱和或不 饱和链烃基、碳原子数3~12的饱和或不饱和脂环烃基、碳原子数6~ 18的芳香烃基、或环原子数5~18且碳原子数2以上的杂环基,或者, R2、R3和R4中的至少两个与跟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原子数5~ 18且碳原子数2以上的杂环基,
k、l和n分别为1以上的整数,m为2以上的整数,k、l、m和n 满足关系式k×l=m×n=2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橡胶组合物中,使用天然橡胶(NR)、二烯类合成橡胶、或 它们的组合(组分(A))作为橡胶组分。作为二烯类合成橡胶具体例, 例如可列举丁二烯橡胶(BR)、异戊二烯橡胶(IR)、氯丁橡胶(CR)、苯乙 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橡胶(EPDM)、丙 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橡胶(NBR)等。组合使用天然橡胶和二烯类合成橡 胶时,天然橡胶和二烯类合成橡胶的共混比为任意。
作为用于本发明橡胶组合物的硅酸类或硅酸盐类无机填充剂(组 分(B))实例,可列举滑石、陶土、黏土、硅石粉末云母、硅灰石、硬 硅钙石、硅藻土、湿式合成二氧化硅、干式合成二氧化硅、合成硅酸 钙、无定形硅酸钙、凹凸棒石、绢云母、沸石、膨润土、叶蜡石、硅 酸锆。无机填充剂(B)优选实质上由无水硅酸或含水硅酸形成的物质。 无机填充剂(B)的共混量为每100重量份组分(A)添加50~120重量份 (B),优选添加60~100重量份(B)。
为了提高无机填充剂(B)在组分(A)中的分散性,优选添加相当于无 机填充剂(B)总重量1~20重量%的硅烷偶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