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25413.8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鲇田健二;渡边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HTS3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透明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透明触控面板包含:
下部透明基板;
下部透明电阻膜,其形成于所述下部透明基板的上方,且具有正交的对边;
上部透明基板,其相对配置于所述下部透明基板的上方且具有挠性;
上部透明电阻膜,其形成于所述上部透明基板的下表面上,且具有与所述正交的对边平行的对边;
积层壁,其配置于所述上部透明电阻膜端部与所述下部透明基板之间;以及
绝缘保护膜,其配置于所述上部透明基板与所述积层壁之间,并自所述积层壁延伸至内侧的所述上部透明电阻膜上,且该绝缘保护膜包含有:一定膜厚的一定膜厚区域,其距离所述积层壁的内侧端具有第1宽度;及梯度区域,其位于所述一定膜厚区域的内侧,且自内侧端朝外侧从厚度大致为0逐渐地增大,直至到达所述一定膜厚为止,
所述绝缘保护膜构成相对于推压力改变弹性的悬臂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控面板,其中,所述一定膜厚区域的膜厚为12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触控面板,其中,所述一定膜厚区域的膜厚为10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控面板,其中,所述梯度区域的平均梯度为7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绝缘保护膜自所述积层壁朝内侧伸出的宽度为0.7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绝缘保护膜由伸长率(ASTM D638)为10%以上的有机质膜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绝缘保护膜的内侧端形成为间距为50μm以上、振幅为20μm以上的波形。
8.一种透明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透明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含:
步骤(a),准备具有上部透明电阻膜且具有挠性的上部透明基板、及具有下部透明电阻膜的下部透明基板;
步骤(b),将所述上部透明电阻膜、所述下部透明电阻膜形成为具有平行的正交对边的矩形图案;
步骤(c),形成配置于所述上部透明电阻膜端部与所述下部透明基板之间的积层壁;及
步骤(d),形成绝缘保护膜,所述绝缘保护膜配置于所述上部透明基板与所述积层壁之间,并延伸至所述上部透明电阻膜上,且该绝缘保护膜包含:一定膜厚的一定膜厚区域,其距离所述积层壁的内侧端具有第1宽度;及梯度区域,其位于所述一定膜厚区域的内侧,且自内侧端朝外侧从厚度大致为0逐渐地增大,直至到达所述一定膜厚为止,
所述绝缘保护膜构成相对于推压力改变弹性的悬臂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包括:
使橡皮辊朝与所述梯度区域平行的方向移动,由此将绝缘树脂油墨中混合有稀释剂的原料进行丝网印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包括:
自所述梯度区域的内侧端朝所述一定膜厚区域以一定间距增加印刷次数,由此进行喷墨印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TS3株式会社,未经HTS3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4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姿态鲁棒的人脸识别方法
- 下一篇: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