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基芳烃-共轭二烯无规共聚物的部分加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5668.4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G·T·维奥拉;L·索多;M·吉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利玛利欧洲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C19/02 | 分类号: | C08C19/02;C08F8/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基 芳烃 共轭 二烯无规 共聚物 部分 加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将利用有机锂衍生物引发的聚合在溶液中在特定的无 规化剂,即四氢呋喃基甲醇的乙基醚(THFA-乙基)存在下制备的乙烯 基芳烃-共轭二烯无规共聚物(线性和支化的),特别是苯乙烯/丁二 烯加氢的方法。
术语″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是指其中以嵌段形式存在的苯 乙烯含量相对于结合的苯乙烯为约10%或更少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 物,所述含量通过由I.M.Kolthoff等人,J.Polymer Science,第 1卷,第429页(1946),或者最近由Viola等人(通过臭氧分解、 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序列 分布,J.Chromatography A,117(1994))描述的氧化分解法测定。
在下文的描述中,典型的乙烯基芳烃涉及苯乙烯,以及典型的共 轭二烯涉及丁二烯,但并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众所周知,在有机锂衍生物引发的共聚反应中,在惰性溶剂中和 在不存在极性物质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进行丁二烯的均聚,苯乙烯在 二烯单体几乎完全耗尽前并不参加反应;这种行为导致形成p(丁二 烯)-共(聚丁二烯-聚苯乙烯)-p(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而不是形成其 中乙烯基芳族单体沿分子链均匀分布的共聚物;在后一种情况下,所 述共聚物被定义为″无规的″。在聚丁二烯和聚苯乙烯两个嵌段之间的 共聚物部分由具有逐渐地富含两种单体之一的组成的部分组成,这被 称为″递变(tapered)″结点,其尺寸由动力学因素所决定。这种类型 材料的特征是典型的嵌段共聚物特征而不是无规共聚物的特征,这使 得它们不适合用于轮胎工业中。
还已知,当由烷基锂引发的聚合反应在二烯单体和乙烯基芳族单 体的混合物中进行时,被称为″改性剂″的某些特定质子惰性极性物质 在溶液中的存在引起聚二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微观结构的改变。术 语“二烯链的微观结构”是指其中二烯共聚单体在大分子中能够排列 的不同形式,即以1,4-顺式、1,4-反式或1,2的形式;后一种结构此 后将也定义为乙烯基单元。具体来说,就丁二烯的均聚合而言,改性 剂的使用导致1,2单元含量的增加,而就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而 言,除了已经提到的1,2单元的增加以外,主要的效果是改善了乙烯 基芳族单体沿分子链的分布。在用于橡胶工业的改性剂中,优选那些 由醚组成的改性剂;人们熟知的胺型改性剂,由于环境和毒性问题已 经被舍弃。用以获得苯乙烯-二烯无规聚合物的″改性剂″的最佳浓度取 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它的化学结构、反应温度以及与二 烯单体反应的苯乙烯的量。一般而言,改性剂随温度的增加会逐渐丧 失它们沿分子链无规分布苯乙烯的能力。对于属于醚族改性剂的物理- 化学特性,根据就阳离子(通常是Li+)而言的结构和行为存在两个不 同的组。那些属于第一组的改性剂由于分子的单一极性而相对于活性 中心发挥溶剂化作用,但它由于不具有至少两个适于与阳离子结合的 位点而不显示螯合作用,然而那些属于第二组的改性剂相对于阳离子 发挥螯合作用。结果是,属于第一组的改性剂必须以相对于锂的高摩 尔比例使用(醚:Li的摩尔比一般是100到1000),而那些属于第二 组的改性剂以0.5到10的摩尔比例使用。在所有情况下,所述比例都 与聚合温度相关,还与微观结构以及期望的组成相关。在第一组改性 剂当中,典型的代表是THF,而属于第二组的那些改性剂中,2,2-二 (2-氧杂环戊基)丙烷(描述于US-A-4,429,090和US-A-4,429,091中) 作为非限制性实例而被提及。
在实践中,如上所述的两组改性剂之间的主要区别具体在于为获 得相同的乙烯基促进和无规化效果所需要的量。两种类型改性剂使用 中的差异以这样的事实为代表,当使用属于第一组(溶剂化改性剂) 的改性剂时,活性中心的终止反应加速,这是后者和醚之间的酸碱反 应的结果,主要由于后者的百分比更大。为此,橡胶工业寻找这样的 螯合改性剂,它们当以相对于溶剂化改性剂低的多的量使用时,使活 性中心的终止反应最小化,所述终止反应的负面效果将在下文中进行 说明。
由使用螯合改性剂衍生出的进一步的优点来自于下述事实:它们 相对于溶剂更高的沸点有利于它们从溶剂自身中通过蒸馏分离,因此 允许在同一生产线上迅速地变化产量。
相同申请人名下的共同未决专利申请MI 06 A 00385描述了在特 定的螯合剂2-甲氧基乙基四氢呋喃(THFA-乙基)存在下线性苯乙烯/ 丁二烯无规共聚物的连续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利玛利欧洲股份公司,未经波利玛利欧洲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