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洗装置和分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0147.0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鹤田博士;尾崎元章;西村勋;竹谷麻里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曼考尔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G01N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傅强国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装置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容器内部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以及具有该清洗装置的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血液、液体等检体进行自动分析的分析装置,已知有向实验皿中分注试药和检体、对实验皿内的试药和检体之间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光学检测的分析装置。在这种分析装置中,通过多个清洗管嘴,将光学测定结束了的实验皿内的混合液体吸引并排出,并且注入清洗剂或清洗水等清洗液,从而进行清洗,重复利用实验皿(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2895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分析装置中,一般在插入有清洗管嘴的状态下,在器皿内清洗液所占的比例大。即,为了清洗实验皿内的整体,需要接近实验皿内容积的量的清洗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容器清洗所需的清洗液的量的清洗装置和分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清洗装置,其对容器内部进行清洗,其特征在于,具有:插入到所述容器内并对所述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吸引的吸引管嘴;以及插入所述容器并向所述容器内部供给清洗液的供给管嘴,所述吸引管嘴和所述供给管嘴的至少一方,其管壁截面积比内径截面积大。
又,本发明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嘴和所述供给管嘴插入在所述容器内时所述吸引管嘴的液中部分的体积与所述供给管嘴的液中部分的体积之和大于所述容器内部液体所占的体积。
又,本发明的分析装置,其对保持在容器中的液体检体进行分析,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清洗装置之一,所述清洗装置在该分析装置中对被分注所述液体检体的所述容器进行清洗。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通过将构成清洗管嘴的吸引管嘴和供给管嘴的至少一方的管壁截面积做得比内径截面积大,从而将管嘴的管壁做厚并使容器内管嘴所占的体积变大,因此能够减少容器内清洗液所占的比例,降低分析处理所使用的容器清洗所需的清洗液的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清洗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供给管嘴和吸引管嘴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4是表示以往技术的供给管嘴和吸引管嘴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供给管嘴和吸引管嘴插入到实验皿内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供给管嘴和吸引管嘴插入到实验皿内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供给管嘴和吸引管嘴的截面形状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供给管嘴和吸引管嘴插入到实验皿内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供给管嘴和吸引管嘴的截面形状的图。
符号说明
1分析装置
2测定机构
3控制机构
11检体移送部
11a检体容器
11b检体架
12检体分注机构
12a臂部
13反应台
14试药库
15试药容器
16试药分注机构
16a臂部
17搅拌部
18测光部
19清洗部
21实验皿
31控制部
32输入部
33分析部
35存储部
36输出部
131支架
191供给管嘴
191a、192a、192d、193a、193d管子
191b清洗液容器
191c、192c、193c开关阀
191d泵
191、1191、2191、3191供给管嘴
192、1192、3192吸引管嘴
193、1193溢流吸引管嘴
192b、193b罐
194升降机构
195排液容器
196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清洗装置和分析装置,以一种具有对分注有血液和尿液等液体检体的实验皿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的分析装置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形态。在附图中,同一部分标记同一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曼考尔特公司,未经贝克曼考尔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