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0212.X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崔韩镐;姜连植;朴晟浩;吴镇镐;金根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8 | 分类号: | B60G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薛义丹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悬挂 管状 扭转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制造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在将管状钢构件安置在液压成型机的模具中之前,预成型具有圆形横截 面的管状钢构件;
通过将预成型的管状钢构件安置在液压成型机的下模具中并通过降低上 模具以闭合模具来为液压成型做准备;
液压成型管状扭转梁,通过使用放置在模具两端的轴冲头来密封安置在 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空腔中的预成型的管状钢构件的内部,通过将驱动油 输送到预成型的管状钢构件中以挤压管状钢构件的内表面,从而形成包括两 端、中间部分和过渡部分的管状扭转梁,同时,使用轴冲头来进给管状钢构 件的两端,从而相对于中间部分增加管状扭转梁的两端的厚度,其中,所述 管状扭转梁的两端具有闭口横截面并被安装到纵臂,中间部分具有V形的开 口横截面,过渡部分具有变化的横截面并将中间部分连接到两端中的每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的方法,其 中,在液压成型步骤中,每个轴冲头的进给距离被设置为2mm~15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的方法, 其中,在液压成型步骤过程中,管状扭转梁的两端的厚度增大到为中间部分 的厚度的1.2倍~1.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的方法,其 中,液压成型步骤还包括:
在过渡部分的表面上形成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的方法,其 中,在液压成型步骤中,加强筋形成为具有不超过35mm的高度、不超过 125mm的宽度和不超过550mm的长度的隆起形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造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的方法, 其中,在液压成型步骤中,加强筋形成为具有等于或大于管状钢构件的厚度 的2.2倍的曲率半径。
7.一种制造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在将管状钢构件安置在液压成型机的模具中之前,预成型具有圆形横截 面的管状钢构件;
通过将预成型的管状钢构件安置在液压成型机的下模具中并通过降低上 模具以闭合模具来为液压成型做准备;
液压成型管状扭转梁,通过使用放置在模具两端的轴冲头来密封安置在 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空腔中的预成型的管状钢构件的内部,通过将驱动油 进给到预成型的管状钢构件中以挤压管状钢构件的内表面,从而形成具有两 端、中间部分和过渡部分的管状扭转梁,同时,在中间部分和过渡部分之间 的位置形成倾斜的过渡段,从而过渡部分和两端与中间部分相比向外扩大, 其中,所述管状扭转梁的两端具有闭口横截面并被安装到纵臂,中间部分具 有V形的开口横截面,过渡部分具有变化的横截面并将中间部分连接到两端 中的每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的管状扭转梁的方法,其 中,在液压成型步骤中,因过渡段引起的管状扭转梁的圆周的增量在管状钢 构件的最初圆周的35%内,因过渡段引起的中间部分和每个过渡部分之间的 高度差在50mm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2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保洁机器人控制电路
- 下一篇:辐射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