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醛肟作为抗亚硝酸剂在用于钚的还原反萃取的操作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0797.5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宾赫·迪恩;帕斯卡莱·巴伦;菲利普·穆瓦齐;劳伦特·韦诺;帕特里克·波雄;吉勒斯·贝尼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G21C19/46 | 分类号: | G21C1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英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醛 作为 亚硝酸 用于 还原 萃取 操作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丁醛肟作为抗亚硝酸剂(anti-nitrous agent)在钚的 反萃取操作中的应用,其中反萃取操作基于该元素从氧化态(IV)还 原成氧化态(III)。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用于对用过的(spent)核燃料进行后处理(再 处理)的任何方法(process),其中使用具有双重特性(可萃取到 有机相中并且能够破坏其中的亚硝酸)的化合物可以是有益的,并 且尤其可以应用于那些方法,其包括用于钚的还原反萃取的一个或 多个操作。
这样的操作例如存在于如在现代的后处理工厂(位于法国拉哈 格岬的工厂UP3和UP2-800(plants UP3 and UP2-800 at the La Hague site in France),;日本的Rokkasho工厂)中采用的普雷克斯流程 (Purex process)的第一净化循环(消除污染循环)中并且还存在 于随后的称作“第二钚循环”的钚净化循环中。
它们还存在于源自普雷克斯流程的一些方法中,例如在以 Commissariat àl’Energie Atomique的名义以WO 2006/072729公布 的国际PCT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钚的还原反萃取的操作包括通过使它还原成氧化态(III)而 使该元素从有机相(或溶剂相)(其中钚处于氧化态(IV))进入水相, 在氧化态(III)的状态它对于溶剂相的亲和力非常低。
利用还原剂来诱导钚(IV)还原成钚(III),其中还原剂被加入到 水相中并且其利用抗亚硝酸剂加以稳定。
在例如在La Hague和Rokkasho的上述工厂中采用的普雷克斯 流程的第一净化循环的情况下,在U/Pu流(分流)的分配期间用 来反萃取钚的还原剂是硝酸亚铀或U(IV),而抗亚硝酸剂是硝酸肼 (hydrazinium nitrate),还称作肼。
要考虑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利用硝酸亚铀将Pu(IV)还原成Pu(III)(功能反应):
U4++2Pu4++2H2O→UO22++2Pu3++4H+
·Pu(III)再氧化成Pu(IV)(寄生反应):
Pu3++HNO2+1.5H++0.5NO3-→Pu4++0.5H2O+1.5HNO2
·利用肼将亚硝酸破坏成叠氮酸(有用的反应):
N2H5NO3+HNO2→N3H+HNO3+2H2O;以及
·利用锝来破坏肼(次级寄生反应):
Tc氧化+N2H5NO3→Tc还原+...
Tc还原+HNO3→Tc氧化+HNO2+...
最初两个反应在水相和溶剂相中发生,而利用肼来破坏亚硝酸 的反应仅在水相中发生,这是由于肼不被萃取到溶剂相中,其由在 十二碳烷中的30%(v/v)的磷酸三正丁酯(TBP)构成。
在溶剂相中甚至少量钚(III)的存在,借助于最初两个反应也可 以催化硝酸亚铀的氧化,从而产生亚硝酸。
在实验室离心萃取器中进行的实验研究期间,已观察到,甚至 在萃取器中较短的停留时间(约几秒),硝酸亚铀的消耗也是非常 显著的。硝酸亚铀的这种氧化尤其出现在溶剂相中,肼仅存在于水 相中。因此,用于该操作的操作方案提供了较大过量的还原剂。
通过利用肼破坏亚硝酸的反应所形成的叠氮酸又按照以下反 应与亚硝酸进行反应:
HN3+HNO2→N2+N2O+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未经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7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