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0878.5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佳夫;冈田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电缆,尤其涉及下述光纤电缆,其中绞合多 个松管并且在多个松管的外周上形成护套,其中所述多个松管中的每 一个容纳光纤。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松管型光纤电缆包括:光纤;多个松管,每个松管容纳光 纤并且由诸如PBT的热塑树脂材料制成;居中的抗拉部件,其布置在所 述多个松管的中心;以及护套,其布置在所述多个松管的外周上。在 松管型光纤电缆中,例如,在SZ方向上,多个松管被绞合并且被聚集 在居中的抗拉部件的圆周上。此外,护套覆盖这样聚集的多个松管的 外周。
一种已知结构的上述护套是这样的护套,其中所述护套被挤压模 塑以便形成外接多个松管的外周的中空形状。此外,另一种已知结构 的上述护套被挤压模塑,从而护套材料嵌入多个聚集的松管之间(以 下称为填充的挤压模塑)。
近来,在松管型光纤电缆作为主流的欧洲和美国,下面所述的内 容正在被研究以改进光纤电缆进入管道中的安装可使用性:(a)改进 气动进给性能(pneumatic feeding performance)以及(b)使光纤电缆 干燥。
美国专利No.6912347公开了下述结构的光纤电缆,其中通过缠绕 各自容纳光纤的多个松管而形成电缆芯。此外,当护套被放置在光缆 芯的外周上时,使得上述护套的厚度恒定。这使得护套的外部形状与 电缆芯中的多个松管的厚度相同或相似。
关于(a)改进气动进给性能,美国专利No.6912347的光纤电缆的 特征在于护套的起伏表面和护套摩擦的减小。换言之,使得护套很薄, 同时其厚度恒定从而松管的绞合的纹理形状将被暴露于其表面。此外, 该文献描述了能够被连接到微管道的细的重量轻的结构。
根据美国专利No.6205277和6681071,各自容纳光纤的多个松管被 绞合在一起以形成芯电缆。然后,防水带被放置在该电缆芯中的多个 松管的外部。此后,通过填充的挤压模塑在防水带的外周上形成护套。 即,护套的一部分嵌入多个松管之间。此外,在所有上述光纤电缆中, 电缆芯和护套之间的防水方法包括将防水带放置在松管的外周周围, 从而实现了上面所述的(b)使光纤电缆干燥。
根据JP-A-9-138331,通过填充的挤压模塑在绞合的光纤的外周上 形成泡沫聚乙烯(泡沫PE),作为护套。在该情况下,泡沫聚乙烯具 有低杨氏模量并且直接挤压模塑在光纤的外周上,因此光纤绞合线和 护套之间的粘着性增加。因此,实现了不容易被弯曲的结构,从而实 现了(a)改进气动进给性能。
美国专利No.4976519公开了一种光纤,其中通过填充的挤压模塑 在绞合的光纤上形成内部护套,并且进一步地将外部护套放置在内部 护套的外周上。换言之,两层护套形成在光纤电缆上。内部护套是低 杨氏模量材料并且被构造为嵌入光纤之间以用作缓冲层。另一方面, 外部护套实现了(a)改进气动进给性能。
根据美国专利No.4930860,薄膜被放置在绞合的光纤的外周上以 将其覆盖,并且在绞合的光纤外周上通过填充的挤压模塑而形成护套。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No.6912347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No.6205277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No.6681071
专利文献4:JP-A-9-138331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No.4976519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No.493086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美国专利No.6912347以及JP-A-9-138331的光纤电缆的结构主要专 注于气动进给性能,因此,护套的强度很弱。因此,它们在其机械强 度方面很差,从而横向载荷特性等等。
此外,美国专利No.6205277和No.6681071的光纤电缆由于吸收带 的厚度导致变得很大。这样的结构在像其中电缆的外径严重影响气动 进给性能的微管电缆的电缆中具有缺陷。
此外,美国专利No.4976519的光纤电缆在其内部包括具有低杨氏 模量的护套层作为缓冲层,其通过填充的挤压模塑形成,用于改进机 械强度。然而,该光纤由于步骤上的增加导致在生产成本上具有缺点。
从上述观点来看,传统的光纤电缆具有下面所述的问题。
(1)当尝试通过形成恒定薄护套来减小直径和重量并且改进护套 表面形状时,光纤电缆的机械强度变得很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8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