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101054.X 申请日: 2008-08-12
公开(公告)号: CN101765807A 公开(公告)日: 2010-06-30
发明(设计)人: 片山崇;清水雅宏 申请(专利权)人: 夏普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2F1/139 分类号: G02F1/139;G02F1/133;G09G3/20;G09G3/36
代理公司: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液晶 显示装置 驱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使用OCB模式(Optically Self-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 mode:光学自补偿双折射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如下优点:与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相比较薄而轻量、且能够以低电压驱动、消耗电力较小。因此,液晶显示装置被使用于电视机、笔记本型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台式型PC、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便携式终端)以及便携式电话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此外,液晶电视机等、使用液晶显示面板来进行动画显示正在迅速普及,通过使液晶显示面板的响应速度变得高速来进行良好的动画显示逐渐成为需要。因此,最近特别受到关注的是响应速度快的OCB模式。

(OCB面板的结构)

在该OCB模式中,在已被实施过液晶分子平行且朝向相同方向倾斜取向的取向处理的2片基板之间夹持液晶分子,在各个基板表面设置相位差板,进一步以成为正交尼科尔的方式在两基板上配置偏光片。并且,对于相位差板使用主轴混合(hybrid)排列的负的相位差板等。

基于图7和图8,对OCB面板的结构和液晶分子的取向进行具体地说明。图7和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OCB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7表示无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52的取向状态。此外,图8是表示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52的取向状态。

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的液晶显示面板5具备:作为TFT基板(有源矩阵基板)的第一基板10,该TFT基板由在第一玻璃基板11上设置包含TFT(Thin Film Transisitor;薄膜晶体管)等的配线层13、绝缘层15、像素电极17和第一取向膜19而形成;和作为对置基板的第二基板20,该对置基板由在第二玻璃基板21上设置彩色滤光片23、对置电极27和第二取向膜29而形成。并且,具有如下结构:含有液晶分子52的液晶层50被该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夹持。

更加具体而言,上述第一取向膜19和第二取向膜29被实施基于摩擦(rubbing)的取向处理。

此外,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中,为了对液晶层50进行有源矩阵驱动而设置有TFT。该TFT被设置于各像素,并且在该各TFT中,连接有在第一玻璃基板中设置的未图示的栅极总线、源极总线。

此外,上述第一玻璃基板11和第二玻璃基板21利用未图示的球状间隔物(spacer)或柱间隔物保持所希望的间隔而被贴合。

此外,以显示的视野角特性的提高等为目的,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不面对液晶层50的面上,贴合有未图示的相位差板和偏光板。

(液晶分子的取向)

并且,在使用OCB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液晶分子52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进行如图7所示的展曲取向。并且,当被施加电压时,向如图8所示的弯曲取向转移(展曲-弯曲转移)。并且,在该弯曲取向的状态下,通过使液晶分子52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来进行显示。

更加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刚被注入后的液晶分子52,进行与第一基板10几乎平行的展曲取向(初期取向)。然后,该展曲取向的液晶分子52向弯曲取向的转移,一般通过对液晶分子52施加电压进行。即,当向展曲取向的液晶分子52施加例如25v等的比较高的电压时,产生向弯曲取向的取向转移,显示面内的液晶分子52依次向图8所示的弯曲取向变化。

并且,如上所述,在OCB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实际的显示在弯曲取向状态下进行,因此每当液晶显示装置1的电源被接通时需要进行上述展曲-弯曲转移。

这里,该展曲-弯曲转移,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一般不容易,例如需要向液晶层持续施加上述高的电位差一定时间以上。

因此,以在短时间进行该展曲-弯曲转移为目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在电源投入(电源接通)后,设置用于使液晶层成为均匀的展曲状态(展曲取向)的复位期间,此后,为了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设置向液晶层施加大的电压的转移期间。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121881号公报”(2003年4月23日公开)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0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