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点到多点和多点到多点的以太网虚拟连接的冗余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1116.7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阿里·萨嘉西;萨姆尔·萨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科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18;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鹤;南霆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多点 以太网 虚拟 连接 冗余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用于点到多点和多点到多点的以太网虚拟连接(EVC)的冗余。
背景技术
很多服务提供商希望在他们的下一代网络中并入使得他们能够减小资金花费和运行花费的传输技术。以太网传输由于其已被用在很多联网产品中而可以减小花费。题为“Provider Backbone Bridges”的草案标准IEEE802.1ah已被开发出,用于解决传统以太网联网所具有的某些网际联网问题。
一种重要的以太网属性是以太网虚拟连接。EVC是两个或更多个用户网络接口(UNI)的关联,其中,UNI是一标准以太网接口,作为客户设备与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之间的分界点。EVC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个订户站点,从而能够实现以太网服务帧在这些订户站点间的传输,并且防止不是同一EVC的一部分的订户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提供商骨干传输(PBT)是一种正在兴起的传输技术,其利用网络管理系统来使用IEEE 802.1ah数据平面功能和以太网路径的静态配置。当前定义的提供商骨干传输仅仅可以支持点到点EVC。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可以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的点到多点以太网虚拟连接(EVC)的示例。
图2示出图1所示以太网虚拟连接中的主要路径和备份路径。
图3是示出用于在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以太网虚拟连接中提供弹性(resiliency)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示出可用于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例。
在若干附图中的相应标号指示相应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
用于以太网虚拟连接(EVC)中的冗余的方法和系统被公开。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一般包括:从以太网虚拟连接中的一节点发送连续性检查消息,所述以太网虚拟连接将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连接中的至少一个根节点和多个叶节点相连;识别根节点和多个叶节点之间的主要路径中的失效(failure);切换到备份路径;以及向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广告到备份路径的切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装置一般包括:转发表,其标识以太网虚拟连接中的主要路径和备份路径;以及处理器,其可操作用于识别主要路径中的失效,切换到备份路径,并向至少一个节点广告该主要路径中的失效。
示例性实施例
以下描述被提供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特定实施例和应用的描述仅仅是作为示例提供的,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容易想到各种修改。这里描述的一般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实施例和应用,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示实施例,而是符合与这里描述的原理和特征相一致的最大范围。为了清楚,关于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技术实质的细节没有被详细描述。
这里描述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用于静态点到多点和多点到多点以太网虚拟连接(EVC)的冗余。如下面将详细描述的,通过以最小程度或没有交叠地设置主要和备份路径并且使用连接故障管理来检测连接的丢失,从而提供弹性。同步机制也被提供,用于从主要路径到备份路径的转换。
现在参考附图,首先参考图1,其示出可以实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的点到多点EVC 10的示例。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工作在包括多个网络设备的数据通信网络的上下文中。网络中的某些设备可以是交换机(例如,接入 交换机、汇聚交换机)、网桥、网关或其他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例如包括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接口和总线。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被实现在通用网络主机机器上,如下面参考图4所述。
图1所示的EVC包括一个根节点12、多个叶节点14、16、18、20和位于根节点和叶节点之间的中间节点22、24。节点经由链路26相连。根节点12例如可以是提供商边缘交换机,叶节点可以是在提供商骨干桥接网络中的提供商交换机。根节点可以与客户网络或另一提供商桥接网络(未示出)通信。将会理解,图1所示网络仅仅作为示例,并且这里描述的方法和系统可被实现在具有不同配置和不同类型或数目的节点的网络中,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科技术公司,未经思科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