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导电纤网的传感器型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1153.8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D-D·恩汉;D·J·舒考斯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2 | 分类号: | A61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蔡民军;胡强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导电 传感器 产品 | ||
1.一种吸收性制品,包括:
包含外覆层和吸收结构的底片,所述外覆层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所 述吸收结构相邻于所述外覆层的内表面设置,所述底片包括位于前部区域 和后部区域之间的跨部区域,该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在其之间限定出腰部 区域;
包含在该底片中的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该第一导电元件和 第二导电元件形成配置成用于感应物质存在的电路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导 电元件包括含有导电纤维的导电非织造纤网,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由非金属材料形成,并且所 述非织造纤网包括含有不同纤维层的单片纤网,所述非织造纤网至少包括 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导电纤维都包含在第二层中,所述单片纤网包含第 三层,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包 括纸浆纤维,所述第二层包括与纸浆纤维相结合的导电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 述第一导电元件或第二导电元件连接的第一垫元件和第二垫元件,其中所 述第一垫元件和所述第二垫元件包括导电非织造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第一 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的信号装置,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分别电连 接到所述第一垫元件和第二垫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非织 造纤网中的导电纤维包括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 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各自包括在所述导电非织造纤网中的相互分离的第一 导电区域或第二导电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非织造 纤网包含至少为50重量%的纸浆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非织造 纤网具有至少一个导电区域,该导电区域具有小于1500欧姆/平方的表面 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非织造 纤网叠合到非织造材料上或聚合薄膜材料上。
9.一种吸收性制品,包括:
包括外覆层和吸收结构的底片,该外覆层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该吸 收结构相邻于该外覆层的内表面设置,该底片包括位于前部区域和后部区 域之间的跨部区域,该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在其之间限定出腰部区域;和
湿度传感装置,当在吸收性制品中检测到导电物质时启动该湿度传感 装置,该湿度传感装置包括与信号装置相连的至少一个导电元件,该导电 元件包括含有纸浆纤维和导电纤维的混合物的导电非织造纤网,该导电纤 维包括碳纤维、含导电材料的聚合纤维、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中,当导 电物质与所述导电元件接触时,所述信号装置产生指示该导电物质存在的 信号,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元件由非金属材料形成,所述非织造纤网包 括含有不同纤维层的单片纤网,所述非织造纤网至少包括第一层和第二 层,所述导电纤维都包含在该第二层中,所述单片纤网包含第三层,所述 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包括纸浆纤 维,所述第二层包括与纸浆纤维相结合的导电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非 织造纤网中的导电纤维包括碳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 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元件和与该第一导电元件相隔开的第二导电元件,所述 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形成开路电路,当导电物质在所述第一导电 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之间扩展时该开路电路闭合,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还包 括含有纸浆纤维和导电纤维的混合物的导电非织造纤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 元件是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分离的且不同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1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