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益生菌和纤维在腹泻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1552.4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J·宾德尔斯;A·C·哥德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N.V.努特里奇亚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A23L1/308;A61K31/7024;A61K31/715;A61K3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张广育;刘文君 |
地址: | 荷兰祖***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益生菌 纤维 腹泻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腹泻的、包括益生菌和纤维的婴儿营 养品领域。
背景技术
腹泻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是营养不良的主要成因,在发展中国 家小于5岁的儿童特别是婴儿中,全部死亡病例的四分之一与之相关。 腹泻每年导致10亿多次的疾病发作,全球平均每个儿童发作3次,全球 范围内导致近500万死亡。
对于急性腹泻特别是婴儿的急性腹泻,目前的建议是补充流体和电 解质损失,同时提供营养支持。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并没有缩短腹泻的持 续时间。可缩短腹泻持续时间的选择包括使用抗生素、抗动力药物 (anti-motility)和抑制分泌药物。但这并不总是有效,并经常带来严重 的副作用。一般的一致观点是,在治疗婴儿急性胃肠炎时没有必要使用 药理剂。
益生菌(probiotics),特别是乳杆菌种类(lactobacillus species), 己被用作腹泻的预防剂和促进腹泻治愈的治疗剂。
EP 0904784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营养制剂,包 括一种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 和一种乳杆菌菌株,并优选地包括益生元(prebiotics)化合物。该制剂 可为食品添加剂、即用食品组合物、婴儿配方或者管喂食品(tube feeding)的形式,任选地包括纤维。
WO 2006/046871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脓毒症、菌血症和/ 或内毒素血症的组合物,包括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并任选地 包括纤维。
US 6,241,983涉及一种用于促进胃肠健康的组合物,包括益生菌和 食物纤维。优选的有益的人肠道微生物包括乳杆菌和双歧杆菌。
WO 2006/110406涉及一种组合物,包括一种益生菌组分和一种增 甜剂组分。
WO 2005/039319涉及一种组合物,包括非消化性寡糖和短双歧杆 菌(Bifidobacterium breve)的混合物。
WO 2006/091103涉及一种组合物,包括短双歧杆菌、两种非消化 性寡糖以及任选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发现,包含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以及菊粉(inulin) 和大豆多糖(大豆PS)的组合物对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具有有益效果, 该效果至少与所报道的单独使用鼠李糖乳杆菌的效果相似,同时该组合 物可以通过向结肠提供可发酵基质来恢复微生物群,修复由腹泻导致的 粘膜萎缩,并弥补营养缺乏。鼠李糖乳杆菌以及菊粉和大豆PS两者的 结合还带来如下优点:减轻婴儿腹泻,食品中活细菌的存活力增强导致 保质期延长,所食入的细菌中以存活形式到达结肠的数目增加,刺激结 肠中外源细菌和内源细菌的生长和植入并使这些细菌的代谢作用活化, 以及沿着小肠和结肠发挥作用。
不溶性大豆多糖的存在有利地使水从液态粪便中分离出来。包括鼠 李糖乳杆菌、菊粉和大豆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可有利地集合了如下作用: 缩短腹泻的作用(如刺激免疫系统的作用)、提高益生菌菌株的存活力、 改善微生物群、抗病原作用、提高矿物保持、提高水分保持、促进肠壁 修复和/或弥补营养缺乏。该作用超出了单个组分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和/或预防人受试者的腹泻、特别是急性腹泻 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鼠李糖乳杆菌、菊粉和大豆多糖的组合物 给予所述的人受试者。换句话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鼠李糖乳杆菌、 菊粉和大豆多糖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人受试者的腹泻的 营养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可表述为一种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人受试 者的腹泻、特别是急性腹泻的组合物,包括鼠李糖乳杆菌、菊粉和大豆 多糖。
鼠李糖乳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V.努特里奇亚,未经N.V.努特里奇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氨基有机硅烷的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