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闩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1921.X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A·I·巴林;K·G·斯庞斯勒;D·V·莫拉如;W·S·布鲁尔;M·J·托马斯;K·A·塞博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00 | 分类号: | A47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35 U.S.C.§119,本申请要求2007年6月11日递交的、申请人为Balin且名称为“Vehicle Seat Track and Latch Assembly”的第60/934,097号美国临时申请,和2008年4月18日递交的、申请人为Balin等人且名称为“Latch Mechanism”的第61/046,135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美国临时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证方式整体纳入本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涉及用于可调节装置的闩锁。更具体而言,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车座中可调节轨道机构的闩锁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是将闩锁机构用于锁定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通常已知的是在可调节轨道组件中使用闩锁机构和致动器装置,以调节车辆中车座的前后位置。已知这样的轨道组件用于向车座诸如“船长椅(captain’s chair)”或其他类型的车座提供前后调节。线性可调节车座允许乘客获得更舒适的就座位置,以及在车座之后或之前提供空间。通常,已知闩锁机构用于将车座位置锁定在多个地点。这样的闩锁机构通常已知为棘爪(pawl)和正啮合(positive engagement)闩式装置和机构。通常已知的闩锁机构的实施例包括在下列文件中公开的实施例:US 5,275,370;US 4,568,054;US 5,524,504;US 5,918,847;US 5,772,173;EP 0098702;GB 2,286,522;DE 4242895;EP 0683066;US 5806825;US 6036267;EP 0765777以及DE 10 2004 051 694 A1。
仍然继续需要提供如下的改进和简化的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与通常已知的设计相比,提供更多的设计选择,同时提供类似的和/或更好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总体涉及用于将第一构件接合(couple)至第二构件的闩锁。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用于锁定第一轨道构件和第二轨道构件——其中第二轨道构件相对于第一轨道构件在至少一个自由度上可移动——的闩锁包括:闩锁体(latch body),其具有用于将闩锁附接(attach)至第一和第二轨道构件之一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其连接至第二部分,并具有用于在第一和第二轨道构件之间传递负荷以防止二者相对运动的啮合部分(其可以可选地是多个齿);第四部分,其连接至第二和第三部分,该第四部分用于连接至用于将闩锁致动的致动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四部分接触轨道构件,以在负荷被施加至第一和第二轨道构件之一时,防止啮合部分从第一和第二轨道构件脱离(disengage)。在一个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闩锁被制造为单块构造(one-piece construction)。在一个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闩锁由独块材料(single-piece of material)经冲压和折叠操作制成。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用于锁定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其中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一构件在至少一个自由度上可移动——的闩锁,包括:闩锁体,其具有用于将闩锁附接至第一和第二构件之一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其连接至第二部分,并具有用于在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传递负荷以防止二者相对运动的啮合部分(其可以可选地是多个齿);第四部分,其连接至第二和第三部分,该第四部分用于连接至用于将闩锁致动的致动器;以及枢轴构件,其用于在致动器、第二构件和闩锁之间形成连接,以使闩锁的第一部分固定地连接至第二构件,且该枢轴构件被枢轴地连接至第二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科技公司,未经江森自控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