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分离方法及膜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2068.3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多田景二郎;大泽公伸;佐藤茂;池田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B01D61/02;B01D61/16;B01D61/58;C02F1/28;C02F1/42;C02F1/52;C02F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膜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被处理水中 添加凝聚助剂的凝聚助剂添加工序;在该凝聚助剂添加工序后,添加由 在水中溶胀、实质上不溶解于水的阳离子性聚合物构成的粒子的聚合物 粒子添加工序;在该聚合物粒子添加工序后,搅拌被处理水的搅拌工序; 在该搅拌工序后,通过分离膜对被处理水进行膜分离处理的膜分离处理 工序,
所述阳离子性聚合物,为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的酸 盐或其季铵盐、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的酸盐或其季铵盐、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阳离子性单体和交联剂单体的共聚物,或为 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的酸盐或其季铵盐、二甲基氨基丙 基(甲基)丙烯酰胺的酸盐或其季铵盐、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阳离 子性单体和交联剂单体和选自可与所述阳离子性单体共聚的阴离子性 或非离子性单体的单体的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凝聚 助剂之前的被处理水的浊度小于5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聚 助剂为无机凝聚剂。
4.一种膜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将由在水中溶 胀、实质上不溶解于水的阳离子性聚合物构成的粒子添加于被处理水中 的聚合物粒子添加工序;在该聚合物粒子添加工序后,将被处理水搅拌 10秒以下的搅拌工序;将该搅拌工序后的被处理水利用分离膜进行膜分 离处理的膜分离处理工序,
所述阳离子性聚合物,为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的酸 盐或其季铵盐、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的酸盐或其季铵盐、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阳离子性单体和交联剂单体的共聚物,或为 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的酸盐或其季铵盐、二甲基氨基丙 基(甲基)丙烯酰胺的酸盐或其季铵盐、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阳离 子性单体和交联剂单体和选自可与所述阳离子性单体共聚的阴离子性 或非离子性单体的单体的共聚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由在 水中溶胀、实质上不溶解于水的阳离子性聚合物构成的粒子之前的被处 理水的浊度为0.1~30度,所述膜分离处理后的被处理水的浊度为 0.0~1.0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工序 中的GT值为100000~300000。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聚合物粒子添加工序之前,具有在被处理水中添加无机凝聚剂的无 机凝聚剂添加工序。
8.一种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反应槽;将被处理水导 入反应槽的被处理水导入手段;将由在水中溶胀、实质上不溶解于水的 阳离子性聚合物构成的粒子在所述反应槽或反应槽的前段导入而在被 处理水中添加所述粒子的聚合物粒子导入手段;将在所述反应槽中吸附 处理了的被处理水排出的排出手段;对由所述排出手段排出的被处理水 通过分离膜进行膜分离处理的膜分离处理手段,
所述阳离子性聚合物,为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的酸 盐或其季铵盐、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的酸盐或其季铵盐、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阳离子性单体和交联剂单体的共聚物,或为 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的酸盐或其季铵盐、二甲基氨基丙 基(甲基)丙烯酰胺的酸盐或其季铵盐、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阳离 子性单体和交联剂单体和选自可与所述阳离子性单体共聚的阴离子性 或非离子性单体的单体的共聚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所述膜分 离处理手段具有至少一段以上的反渗透膜、同时还具备在所述反应槽的 下游侧对被处理水进行脱离子处理的脱离子处理手段的纯水制造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将pH11~ 14的洗涤液导入所述膜分离处理手段中的洗涤液导入手段。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所述聚合物粒子导入手段的前段测定所述被处理水的吸光度 的吸光度测定手段、和基于由所述吸光度测定手段测定的吸光度控制所 述粒子向所述被处理水中的添加量的添加量控制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栗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0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利用系统及使用它的植物栽培、家畜饲养方法
- 下一篇:绝缘涂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