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2099.9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长泽知津子;守田空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3/00 | 分类号: | H04M3/00;H04M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敬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装置 无线通信 以及 控制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04655(2007年8月6日提 交)的优先权,其以全文引用的形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SIP(会话发起协议)是一种定义为实现呼叫控制的呼叫控制协议 之一的标准,如对基于VoIP(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语音)的因特网电话 的实时应用的连接请求。(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
SIP原先用于计算机(如经由因特网上的有线网络连接的个人计 算机和服务器)之间的VoIP通信。然而,近些年随着无线通信设备对 IP技术的数字化和采用的进展,已经开发出了支持SIP的无线运营方 (运营商)的SIP服务器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此外,无线通信技 术的最近发展使得单一无线通信终端能够具有可连接至不同无线通信 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典型的应用是具有可连 接至蜂窝式电话网络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可连接至无线LAN(如 WiFi和WiMAX或者MAN(城域网))的站点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 PDA、PC以及蜂窝电话。
非专利文献1:位于http://www.ietf.org/rfc/rfc3261.txt的网站(定 义SIP的RFC文档)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SIP技术原先预期用于有线通信网络而不是带宽和通信质 量不断改变的无线通信网络。另外,SIP技术预期不在可连接至多个 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使用。相应地,已经开发出在因特网 上的有线通信网络中的SIP技术,而以跨越多个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 的通信环境为前提的SIP技术尚在开发中。
图25示出了传统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的配置图。如图所示,用作 服务器或者网关的是DNS服务器10、SIP服务器20、SIP服务器30、 网关(GW)40、SMS服务器50、SIP服务器(或GW)60、以及SIP 服务器(或GW)70。无线通信终端UA1和UA2以及通信终端(软 电话)UA3分别用作主叫侧、被叫侧的通信终端以及软电话。这些终 端经由因特网NET1、运营商分组网络NET2、运营商电路交换网络 NET3以及运营商无线通信分组网络RNET1、RNET2与服务器相连。
例如,在如图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的配置中,当响应于无线通信 终端UA1进行的SIP连接请求(主叫:Invite),与运营商无线通信分 组网络RNET1相对应的电路交换网络的SMS服务器50的SMS(短 消息服务)消息呼叫无线通信终端UA2(指示其连接至分组网络并注 册)时,无线通信终端UA2经由与被叫的电路交换网络相对应的无线 通信网络的分组交换网络(在该情况中,RNET1)(即由相同运营商 提供),执行对SIP服务器30的SIP(会话发起协议)的注册操作 (Register),并且通过执行之后的SIP步骤来建立呼叫。该方法是以 仅可以使用单一运营商无线通信分组网络及其相对应的电路交换网络 的无线通信终端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当无线通信终端UA2具有连接 至两个运营商无线通信分组网络RNET1和RNET2的功能并因此具有 如图26所示的两种选择时,如上所述,传统技术的SIP(即具有SIP 的无线通信终端UA2)经由与包括连接请求(连接至分组网络并注册 的指令)在内的消息所通过的路径相对应的网络(在本示例中为运营 商无线通信分组网络RNET1)来执行SIP注册,并且通过使用该分组 网络的路径来建立与呼叫方/主叫侧(主叫方)的会话。在这种用于建 立会话的方法中,不总是反映与主叫侧(主叫方)的用户期望使用的 应用或者与计费等相关的、主叫侧的用户的希望或首选项。即完全不 考虑发送连接请求的用户(主叫方)的首选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入系统语意分析数据散列存储和分析方法
- 下一篇:固态成像器件和驱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