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过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2197.2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布拉德利·M·伊顿;威廉·J·法伊尔三世;托伦斯·B·斯塔尔;图恩德·Y·瓦特;马克·W·斯希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何胜勇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过滤 系统 | ||
1.一种过滤器元件,包括:
包括自支承型非织造聚合物纤维网和多个嵌在所述网中的吸附剂 粒子的多孔制品,所述多孔制品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围绕所述多孔制品的液体不可透过性壳体;
与所述第一表面流体连通的入口;和
与所述第二表面流体连通的出口,
其中,所述网的Gurley时间小于2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吸附剂粒子包括活性 炭、硅藻土、离子交换树脂、金属离子交换吸附剂、活性氧化铝、 抗微生物化合物、酸气吸附剂、砷还原材料、碘化树脂或者它们的 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在环境条件下在均匀的 5.3cm/秒的空气面速度下具有不超过150mm水柱的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吸附剂粒子的平均粒 度不超过2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平均填充速率小于10分钟/ 加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网卷绕形成所述多孔 制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多孔制品是用多个彼 此邻接的网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第一网含有第一吸附剂, 第二网含有第二吸附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第一网包括第一平均粒度 的粒子,第二网包括第二平均粒度的粒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网围绕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芯包括炭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基网重量在10至1000克/ 平方米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网具有0.20至 0.5g/cc范围内的吸附剂粒子密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聚合物纤维包含聚丙 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聚合物纤维包含茂金 属催化聚烯烃。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聚丙烯的聚合物熔体 流动指数在30至1500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网已通过压延、加热 或施加压力进行压缩。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具有吸附剂粒子密度梯度。
19.一种包括流体源和过滤器元件的流体过滤系统,所述过滤器元件包 括:
包括自支承型非织造聚合物纤维网和多个嵌在所述网中的吸附剂 粒子的多孔制品,所述多孔制品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围绕所述多孔制品的液体不可透过性壳体;
与所述第一表面流体连通的入口;和
与所述第二表面流体连通的出口,
其中,所述网的Gurley时间小于2秒。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网卷绕形成所述多孔 制品。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多孔制品是用多个彼 此邻接的网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网围绕炭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1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CO2从气流向氨溶液转移的改进方法
- 下一篇:永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