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血压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2397.8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香川恭一;福滨千津子;藤野博昭;东立里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沐健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8/00 | 分类号: | A61K38/00;A61P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肽作为有效成分的降血压剂。
背景技术
在全世界,高血压和起因于高血压的疾病已成为第1位死因,可 以说在全世界,在相当于约10亿人的成人中,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 罹患这些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的危险性比不患糖尿病的患者高2倍至4倍,因而在国际糖尿病联盟 中提倡严格控制血压的必要性。
但是实际情况是,尽管进行各种治疗,仍然有约70%的高血压患 者、还有近90%的并发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不能将血压降到目标值。 虽然认识到高血压是脑中风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但是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情况(特别是隐性高血压)是更加危险 的这一情况却并不广为人知。事实上有报告,约有9成发生脑梗塞的 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前正在进行血压治疗,这正表明因为降压治疗不充 分而引起了脑中风。另外,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也明确了即使将收 缩期血压仅仅只降低10mmHg,就可以将脑中风的发病减少约40%, 由此也可知血压“高10mmHg”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
在现在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根据其作用机理,大致使用着下述6 种药物:
(A)利尿药、
(B)钙拮抗药、
(C)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E)β阻滞剂、
(F)α阻滞剂。
另外,在最近,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降压肽受到关注。作为降压 肽,具体而言,除了作为机体所产生的肽的利尿钠肽(ANP、BNP、 CNP)(参照非专利文献1~3等)和肾上腺髓质素(参照非专利文献4) 之外,还可以列举白蛋白的酶水解物Arg-Pro-Leu-X-Pro-Trp(X是His、 Lys或Arg)(序列号7)(参照专利文献1)和大豆蛋白质的酶水解物 (参照非专利文献5)。
高血压的发病认为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饮食生活正在被重新 评价的现在,特别是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来自白蛋白 和大豆蛋白质的肽,不仅安全,而且在摄入白蛋白或大豆后,在体内 由消化而生成肽,因此认为其利用价值高。
非专利文献1:F.Yoshihara,et al.,Plasma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ntration in versely correlates with left atrial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Plasma ANP as a possible biochemical marker to predict the outcome of the maze procedure.J Am Coll Cardiol, 39,288-294,2002
非专利文献2:T.Horio,et al.Gene expression,secretion,and autocrine action of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cultured adult rat cardiac fibroblasts.Endocrinology,144,2279-2284,2003
非专利文献3:Y.Takami,et al.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non-dialysis-dependent chronic renal failure.Am J Kidney Dis,44,419-429,2004
非专利文献4:F.Yoshihara,et al.Possible involvement of oxidative stress in hypoxia-induced adrenomedullin secretion in cultured rat cardiomyocytes.Eur J Pharmacol,436,1-6,2002
非专利文献5:松井利郎,《7Sグロブリンからの血压低下ペプチ ドSVY の高度生成とその生理僟能評価》,大豆たん白質研究Vol.6 (2003),73-7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04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沐健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爱沐健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