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烃和水的混合物的处理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2727.3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慧明;玛丽亚·苏里亚阿马查;小吉米·R·巴兰;约翰·D·斯基尔德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4 | 分类号: | B01D17/04;B08B9/08;C10G33/04;C11D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郇春艳;樊卫民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 处理 | ||
背景技术
烃和水的混合物通常存在于工业状况中。油轮的原油油泥污染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这样的污染是个问题,特别是在这些油轮需要进行修理和其他维护活动时,上述修理和维护活动通常涉及到船坞高温。在这样的清洁过程中,残留的原油油泥的存在会引起许多问题(例如,货物蒸汽的存在,油泥的高处理成本,以及难以保证清洁操作完全有效)。又如,在沥青砂处理工厂中,沥青砂污点污染设备。沥青砂是烃、水以及通常砂或粘土的混合物。已经证明这些污点的清洁是困难的。在油田中,地上的设备(例如车辆和重设备)也会被难以去除的原油所污染。通常有必要使用诸如氢氯酸和氢氟酸之类的强酸,所述强酸可引起设备腐蚀。
存在烃和水的混合物的另一种情况是乳液形式,其中需要回收尽可能多的油。
尽管已经对以上所述进行尝试,清洁受污染设备和可任选回收烃的方法仍旧具有缺点。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促进烃从包含烃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混合物暴露于包含第一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物,使得至少一部分烃形成与混合物其余部分分离的层,所述第一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包含:
至少一种选自下式的第一二价单元:
和
以及
聚亚烷基氧链段;
其中
Rf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
R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
n是2至10的整数;并且
m是1至5的整数。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含如上所定义的第一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物的使用,用于至少部分地分离包含烃和水的混合物使得至少一部分烃形成与混合物其余部分分离的层。
在前述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烃的至少10体积%、20体积%、30体积%、40体积%、50体积%、60体积%、70体积%或甚至至少80体积%形成与混合物其余部分分离的层。
在前述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和/或使用还包括从分离的烃层移走至少一部分烃。
在前述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包含烃和水的混合物是包含石油和水的油泥(例如,原油油泥)。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物是沥青砂。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物为包含至少烃和水的乳液。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从表面去除包含石油和水的混合物的油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一定量的包含上文所定义的第一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物处理油泥,所述量能有效地从表面去除油泥。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含上文所定义的第一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物的使用,用于从表面去除包含石油和水的混合物的油泥。
在前述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泥为原油存储容器(例如,油轮)或原油运输容器中的至少一者中的污染物。
在前述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下式的第二二价单元:
和
其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是氢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
EO表示-CH2CH2O-;
各PO独立地表示-CH(CH3)CH2O-或
-CH2CH(CH3)O-;
各p独立地为1至约128的整数;并且
各q独立地为0至约55的整数。
在用于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和/或使用的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两种(例如,两种、三种、四种、五种或更多)不同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各种此类表面活性剂都包含选自式(I)和(II)的第一二价单元和选自(III)、(IV)及(V)的第二二价单元。
本发明的方法和/或使用通常使得能容易地清洁被含烃和水的混合物(例如,油泥)污染的表面(例如,油轮和其他设备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允许回收存在于这些混合物中的至少一些烃(例如,原油),这可提供经济和/或环境上的优点。
在本申请中:
“烷基”和前缀“烷”包括直链和支链基团以及环基团。环基团可以是单环或多环的,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3至10个环碳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