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减少的耦合的多路传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2893.3 | 申请日: | 200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6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P·T·M·范泽伊尔;D·B·D·杜珀雷;M·科拉多斯阿森西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静岚;谭祐祥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少 耦合 传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发射器、接收器或收发器 的传输设备,该传输设备具有用于以基本上相同的频率传输相应的传 输信号的至少两个传输分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多路发射(Tx)和多路接收(Rx)系统相对于传统 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提供了实质上的能力改进,其已经受到 相当大的关注。希望它们实现更高的数据率(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而不会在功率或者带宽上带来不利后果。将多路发射(Tx)和多路接 收(Rx)天线系统称作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图1示出了传统笛卡尔发射器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其中由数字处 理单元或者类似的装置输出的数字I数据和Q数据在相应的数模转换 器(DAC)12、14处进行数模(DA)转换,在相应的(可以由调谐信 号调谐的)低通滤波器(LPF)22、24处进行低通滤波,并且由相应 的I混合器和Q混合器32、34向上变换。在射频(RF)级别,经过 向上变换的I流和Q流由结合元件38(例如加法器电路或者类似的 装置)结合,并且在天线50处发射之前由功率放大器(PA)40放大。
因此在图1的结构中,I信号和Q信号在单个传输路径、分支或 者链中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被低通滤波以便去除混叠分量、 并且与I-LO(本机振荡器)信号和Q-LO信号混合。在相加并且放大 后,该信号在天线50处发射。
基于这种笛卡尔发射器,可以通过增加另一个传输路径、分支或 者链来实现双发射结构(例如2*TX MIMO),于是该结构包括另外两 个DAC、LPF、混合器和另一个PA。可以重复使用提供用于产生I-LO 信号和Q-LO信号的压控振荡器(VCO)和/或锁相回路(PLL)电路(未 在图1中示出),这是因为用于两个发射器链的Tx频率是一样的。
然而,笛卡尔发射器具有这样的缺点:它不是最节能的结构。因 此,对发射器结构进行研究以便提供更加有效的发射器实现方案。
图2示出了比上述笛卡尔发射器结构具有更高功效的极性发射 器结构。现在以极性信号(即(瞬时的)幅度信号r(t)和(瞬时的) 相位信号phi(t))的形式提供基带信息。通过用相位分量对振荡器 电路60(例如PLL/VCO电路)进行调制,并且例如通过控制PA 42 在RF传输路径、分支或者链中的其他地方增加幅度分量,可以在天 线50处发射(数据)调制信号。可以通过下列等式从I信号和Q信 号得到包络以及相位信息:
r(t)=sqrt[si2(t)+sq2(t)]and (1)
phi(t)=tan-1[sq(t)/si(t)] (2)
因此,双发射极性发射器(例如2*TX MIMO极性发射器)包括具 有两个振荡器(例如VCO/PLL)以及两个幅度调制器的两个传输路径、 分支或者链。由于两个传输频率是相同的,尽管在第一振荡器处的调 制可能完全不同于在第二振荡器处的调制,各振荡器的瞬时频率也可 能非常接近。当这两个振荡器集成在相同的硅片上时,将出现两个振 荡器之间的耦合,并会引起非常大的问题。来自第一振荡器的信号可 能会被耦合到第二振荡器之中,反之亦然。因此,可能达不到关于误 差向量幅值(EVM)以及相邻耦合功率定量(ACPR)的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少的振荡器耦合的 改进的多路Tx/Rx系统。
这个目的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传输设备以及如权 利要求10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得以实现的。
因此,可以在不同的频率处操作多路Tx传输系统中的振荡器电 路,从而使得能够减少它们的互耦合。更具体而言,可以为每个发射 器(例如极性发射器)中的VCO/PLL使用不同的频率,从而将多路 VCO/PLL之间耦合的可能性或者数量最小化。这对于当在一个硅片上 实现两个极性发射器或者其他多路Tx发射器时发生的串扰问题提供 了有利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发射器或者LINC (具有非线性部件的线性放大)发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