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气门机构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2941.9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M·朗菲尔德;J·迈因斯歇尔;T·斯托尔克;A·冯盖斯伯格-海芬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张亚非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气门 机构 变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可轴向移位的分部件的凸轮轴的内燃机气门机构变换装置,其具有变换单元,所述变换单元具有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切换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切换单元设计成凸轮轴的可轴向移位的分部件,该凸轮轴具有多个凸轮,所述多个凸轮具有至少部分不同的轮廓,还具有至少一个控制轨道,所述控制轨道设计成,使得所述切换单元能通过设计成切换销的切换部件由于控制轨道的性质以规定的切换次序致动,其中,所述执行单元设置成基于至少一个信号执行第一切换过程,然后与电子评价无关地以机械的方式自动执行第二切换过程。
背景技术
从DE 102005006489A1已知一种内燃机气门机构变换装置,其中同时执行彼此关联的切换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气门机构变换装置,从而能在工作安全性高的情况下节省安装空间、重量以及成本。该目的由具有下述特征的气门机构变换装置来实现。
本发明基于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的内燃机气门机构变换装置。
本发明提出:所述控制轨道由设计成凸轮轴的可轴向移位的分部件的所述至少两个切换单元形成,所述至少两个切换单元在运动中在凸轮轴的主延伸方向上至少部分分离,其中,所述控制轨道允许切换部件在一变换过程期间从一个切换单元转换到另一切换单元。“变换单元”应特别是理 解为:设置成实现至少一个气门机构的变换过程的单元。“设置成”应特别是理解为:专门的配置和/或设计。在此“信号”应特别是理解为:一触发过程和/或标记,例如具有确定含义的电流脉冲、和/或从执行单元外引起的加载、和/或机械构件在切换位置中的定位、和/或机械式的相互作用。“触发过程”应特别是理解为:特别是可引起切换部件的确定定位的机械、电、量子力学(quantenmechanisch)和/或电子机械的过程。“执行单元”应特别是理解为:一基于信号将至少一个过程执行一次的单元,该单元特别是可由机械、量子力学、电和/或电磁的构件形成、特别是还可以由电子构件形成,其中这些对过程的影响至少是不重要的、特别优选不影响该过程。“切换过程”应特别是理解为:两个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别是轴向相对运动。一切换过程发生在另一切换过程“之后”应特别是理解为:(这两个)切换过程至少部分地在时间上相互错开和/或特别优选在时间上无重叠地发生。电子“评价”应特别是理解为:以电子方式对状态和/或信号和/或过程进行排序和/或评估。与电子评价“无关”地执行应特别是理解为:以机械、量子力学、电和/或电磁的方式自动执行。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可实现结构简单的变换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执行单元至少部分设计成机械单元。因此可节省结构成本。
此外(本发明)提出:执行单元至少部分地设计成一传动装置。由此可实现结构简单的执行单元。该传动装置特别是可设计成凸轮传动装置。此外,也可设想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其它传动装置,例如齿轮传动装置、杆传动装置、液压传动装置等。
执行单元有利地设置成实现:变换气门机构、和/或转换至少一个气门升程曲线、和/或断开至少一个气门、和/或对内燃机工作方式的至少一个转换。由此可实现对气门机构的气门的简单、有效的操作。“气门机构”应特别是理解为:设置成在基于往复活塞式机器的内燃机中至少部分地实现换气的结构单元。气门机构的“变换”应特别是理解为:一种用于改变气门机构的至少一种特性和/或至少一种功能的改变过程和/或在不同操作形 式之间的转换。“气门升程曲线”应该理解为一种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函数曲线图/映射曲线图:在相对于气门所属的气缸来测量气门升程的情况下,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关于与气门机构相关联的驱动轴的转角来绘制该气门升程。“不同的操作形式”应特别是理解为:以不同的控制时间和/或气门升程曲线来操纵气门。“转换工作方式”在此应特别是理解为:(转换)内燃机以全负荷工作、以部分负荷工作、以自燃/压燃的方式工作、以灭缸/某气缸不工作(Zylinderabschaltung)的方式工作、以提前或延迟进 气结束点的方式工作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工作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姆勒股份公司,未经戴姆勒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